閆青珍
(河北省保定市唐縣黃石口鄉黃石口小學,河北 唐縣 072350)
數學是具有高度抽象性和嚴密的邏輯性的一門科學,它對幼兒思維能力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小學數學教育通過直觀教具,使小學生從具體材料和游戲活動中進行思考,經歷初步分析與綜合、抽象與概括以及判斷與思維的過程,由外部的感知活動內化為內部的思維活動,這無一不是依靠語言進行的。斯托利亞爾在《數學教育學》一書中指出:"數學教學也就是數學語言的教學"。它要求教師準確把握概念的屬性,并能用小學生容易理解的數學語言來表達,因此,教師的語言表達是否正確、明白、易懂,直接影響著向小學生傳授知識的效果,教師在組織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時,要準確運用語言引導學生感知、探索、解答、歸納數學知識,教師的語言要簡明扼要,并富有啟發性和邏輯性,巧妙地激發小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啟發小學生積極思考,真正做到寓教于樂。
導入是一個活動的開始,教師導入環節設計得是否有趣,直接影響著孩子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因此教師首先要理解數學活動的內容,設計生動有趣、富有感染力、指向明確的導入語言,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融入到活動中去,促使小學生進入到最佳的學習狀態。
新《綱要》在小學生數學教育的目標中明確闡述了 "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在數學活動《單數和雙數》中,教師將學生座位事先兩個一組排列,設計去公園的各種情景。組織過程運用生動有趣的語言中蘊含了的游戲成分,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同時在小學生的親身感受中啟發幼兒思考,提高思維能力。師:"今天天氣真好,小朋友們我們一起去公園吧,看汽車已經在等著我們了,我們應該怎樣排隊上車又快又安全呢?"兒童們自主進行兩兩配對,接著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發現"你們一組共有多少人,兩個兩個排隊后有沒有剩下單獨的一個?" 小學生觀察發現后教師進行實例提升,幫助幼兒理解單、雙數"組里面的好朋友排完隊還剩下一個,那表示這組的人數是單數,如果沒有剩下,那它就是雙數。"整個導入部分通過教師通過簡單的語言,實現了生活情境激趣,引導小學生自主探索、并通過教師及時歸納,讓小學生理解了單雙數的含義。同時為接下來的"單雙數之旅"創設了情景,把本次數學活動的教學目標與生活中的旅行問題結合來,讓數學活動真正實現情境化、生活化,生動、自然、易懂、有效。
教師是小學生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小學生探索數學知識的活動過程中,教師不是簡單地把初步的數學知識和概念直接向小學生講解,而是應該適當的運用語言,激活小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啟發小學生依靠已有的數學知識和經驗去發現和探索,將原有經驗與現時的活動進行有效構建,獲得初步的數學知識。這就要求教師的知道語言是為了引導小學生思考,而不是代替學生想和做,體現良好的師幼互動。教師要善于抓住每個活動的目標,清晰有序地設計自己的語言,做到指向明確,啟而有發,問而有答,做而有思。
如:一年級數學活動《學習7的組成》,教師設計"開花店"的游戲,采用多媒體課件的形式,使小學生盡快地進入到學習狀態,形象直觀的觀察各種花朵,教師采用了富有啟發性的語言"這些花有什么不同?"讓學生更有目的性觀察,引發小學生思考,從中找尋其中的秘密,提高學生思維能力。隨后教師提出"幫助顧客插花"的生活情景,"花瓶上的數字就是顧客要買花的數量,每個花瓶里要插上兩種不同的花"。教師綜合使用了生動、趣味、富有啟發性的語言,很自然地引出本次小學生活動操作的任務,同時讓小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下接受了,調動了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小學生操作時,教師的語言盡量簡明扼要,讓小學生直接明了操作活動的內容,目的性明確,掌握節奏性,同時注意語速和語調,語氣輕重緩急還應明確些,不能整個活動一種語調,如《逛超市》活動中,教師有條不紊的交代:數一數(停頓,做數的手勢),你有幾元錢?看一看(停頓,做看的手勢),你購買的商品的價格,想一想(停頓,做想的手勢),買這兩樣東西錢夠嗎?短短一段話,將整個游戲玩法、規則向小學生交代清楚了,問題指向性強,比較簡明扼要。在講述時,有意將要求放慢速度講,并及時關注小學生的反應,用眼神、體態語加以提醒,這樣在游戲中小學生由于事先理清了游戲玩法,因此游戲得以有序地開展起來。
數學活動讓人最容易獲得的一種評價就是對與錯,教師采用統一的標準去要求和評價不同發展水平的小學生,顯然忽視了小學生之間存在個別差異的特點。因此,在活動中我們不能過分的注重"結果"的評價,應該將"承認和鼓勵"的評價方式方法放在首位,以自然、真誠、恰當、溫馨的態度,及時地、有針對性地評價小學生的學習活動,切忌盲目批評和廉價贊揚,處處鼓勵引發小學生的遐想和積極思維,讓他們對自己所做的事情有繼續做下去的沖動和愿望,讓他們"有激情去探索,有熱情去琢磨"。
"好的課堂語言是一本書,一本讓師生回味無窮的書;好的課堂語言是一首歌,一首讓師生心情愉悅的歌。"教學語言是一門富有魅力的藝術,語言藝術既體現了教師的教學能力,又和教學效果的好壞緊密相連。數學活動中教師應該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總結,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語言,掌握小學數學教育的規律和發展,不斷搜集專業的信息,博采眾長,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和專業素質,充分發揮語言的魅力,提高小學生在數學活動中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只要我們把握好課堂教學語言,定能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