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群
(貴州省天柱縣邦洞街道小學,貴州 天柱 556600)
以人為本的原本含義是強調萬事萬物要以人為先,我國自古在教學方面就強調要以人的發展為前提。之前我國一味追求經濟發展,這種做法無法真正的將發展落實到人民群眾的切實利益上來,只有真正的做到“以人為本”才能真正的促進我國的全面發展。當下,我國正在進行著如火如荼的教學改革,小學教學更應該將重心放在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專注力方面,教學工作者應該更關注學生的訴求,只有做到尊重學生,因材施教,才能更好的培養和促進學生多方面的發展。
小學教學在教學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對學生學習及生活習慣的養成,思維方式的構建以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樹立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只有重視小學教學,為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打好基礎,才能真正的做到少年強。小學生正處在好奇心濃重,創造力并發,大腦迅速發展的時間,所以我國教學管理者在對小學生進行學習教學時務必重視“以人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并引導每個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只有將“人”放在首位,重視學生在發展過程中的需求與潛力,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并依照學生之間的差異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因材施教”,這樣才能最大化的激發學生的自身個性,有利于學生的身心發展,從而達到有效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在小學教學管理中應用以人為本管理模式,是素質教學的重要體現,對學生的學習和發展都有極大的好處。但在實際教學中,應用以人為本管理模式依然存在問題,影響了小學教學管理的發展,需要我們根據教學的需要提出具體策略,實現對學生的教學培養。
傳統的教學方式是應試教學的基本模式。受過去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很多學校和教師對學生的教學管理,都是由應對考試開展的。這使得很多教師過于重視文化教學,而忽略了對學生的德育、體育培養。學校的管理也偏向考試方面,使學生的素質教學出現問題。教師不斷地填鴨式教學,使小學生面臨極大的考試壓力和作業負擔,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在傳統的小學教學管理觀念中,很多教師都認為小學教學管理非常簡單,不需要什么管理理論,只需要根據經驗就可以進行管理。這種管理模式忽視了對以人為本管理模式的不斷探究,不利于適應社會的變化發展。而且,傳統教學中,對學生的管理都嚴格按照學校管理者制定的規則進行,集中化非常嚴重,缺乏民主性。教師和學生的自主性都不強,不能夠根據教學的需要有效地改革管理模式。
在小學教學管理中,要實現對以人為本管理模式的應用,以人為本管理模式在小學教學管理中的應用,就需要明確管理的目標,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積極對學生進行科學管理,完善各種教學管理制度,改革傳統管理模式中的無序情況,激發教師的管理積極性,促進管理效率的提高。在小學教學管理活動中,管理者們不應該僅是學生的控制者,還應該是學生的引導者,積極對學生進行管理指導,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積極自我反思,不斷尋找自身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而實施改革,促進學校管理制度的不斷發展。同時,管理者也要尊重學生的自我發展,在管理過程中積極聽取學生的想法和意見,還可以通過召開家長會等方式與學生家長溝通交流,對學校的管理制定進行討論分析,促進學校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小學教學管理需要完善民主管理制度,積極發揮教師的管理主體作用。在學校管理中,教師需要成為管理模式中的主要指導者,對管理制度進行積極改革,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積極參與到學校管理活動中,提高管理效率。在小學教學中,教師要在以人為本的理念下,堅持對學生的尊重和支持。各種重要的教學管理策略都要積極征求教職員工們的意見,還需要了解學生的想法,根據學校和學生的實際需要進行管理決策,改革過去教學中獨斷專行的情況。尤其是涉及到關于教職工利益的事情,如晉升問題、薪酬問題等,更是需要召開教職工代表大會進行集體討論分析,促進教學管理的民主化。
在小學教學中應用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需要管理者堅持以人為本理念,積極開展對學生的情感教學,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在教學管理中,教師需要堅持以平等的姿態與學生交流溝通,積極與學生進行情感的交流活動,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尊重。在實際管理中,教師需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和隱私,理解學生的一些幼稚行為,并積極對學生進行引導和規勸,對出現錯誤的學生,更要盡可能避免過多地批評,防止學生產生逆反心理,需要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教師的關愛,形成良好的師生氛圍,促進教學管理工作的順利展開。
在當下的教學管理中,“以人為本”的教學管理觀念越來越重要,將“以人為本”的觀念貫徹到小學教學管理中,不僅能夠提升小學的管理水平,更能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學校管理者在實施相應的管理措施時,一定要牢記以人為本,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保證“以人為本”在小學教學管理中所發揮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