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武
(河北省霸州市第二十三中學,河北 霸州 065700)
初中生正處在身體正處在快速發育時期,而且心理上存在青春叛逆階段。他們對世界沒有形成有效的認識,而且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尚未成型,所在初中開設《體育與健康》這門課程十分重要。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健康的重要性,從而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正確的運動形式和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的發展。
不少中學對體驗與健康課這門課程不予重視,所以教師在這門課程的講授中依舊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通過講授使學生了解體育與健康課程內容的有關概念,對學生的心理發展重視度不夠,忽視學生的課堂感受和體驗,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全面發展。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初中體育與健康課也面臨著改革。初中體育與講課課程有著較強的實踐性和指導性,所以體育教師引用了“體驗式”教學法來克服傳統教學中的弊端。那么什么是“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體育與健康課中如何應用這種教學方式呢?我們一起來探討。
體驗式教學是指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規律,通過創造實際的或重復經歷的情境和機會,呈現或再現、還原教學內容,使學生在親歷的過程中理解并建構知識、發展能力、產生情感、生成意義的教學觀和教學形式。
體驗式教學,通俗的來講,就是通過學生的實際感受、實際體驗和感悟,通過自主的分析、歸納、總結、探索去理解教學內容的理論知識和抽象的概念。體驗式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尊重、拓展、提升生命,蘊含著高度的生命價值與意義。
相對于傳統教學中“以教師灌輸,以教師傳道、授業、解惑”這類教師為主體的思想,體驗式學習是以學生為出發點,是以學生為基礎,教師在課堂上發揮主導作用的教學模式。在體驗與健康課的教學中采用體驗式教學,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中直觀地感受到體育的魅力,從而更好地培養其體育意識和體育情感,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養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
體育與健康課程作為一門實踐性學科,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對于初中生來說,這門課程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體育與健康的相關概念,在實際生活中更好地運用相關知識來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初中體育教師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在體育課堂中更好地實施體驗式教學:
體育運動一般是在室外進行的,教師可以在與學生共同進行體育運動時講解與《體育與健康》有關的內容,使學生在“邊玩邊學”的過程中了解掌握知識概念。例如:在訓練學生的奔跑能力的時候,要通過“接力賽”來訓練,使學生在接力賽中體驗合作的精神,在接力賽再訓練學生的奔跑能力。把一個班的學分成幾個組,組織他們進行接力比賽,在過程中講解接力賽的有關注意事項,從而更好地鍛煉學生的配合能力和奔跑能力。
在運動中學習理論知識可以使學生在實踐中親身應用這些知識,更好地了解和感悟理論知識,這就是體驗式教學的重要途徑。“邊玩邊學”可以在體育課堂中豐富學生的體育知識,鍛煉學生的運動能力。
初中生正處在充滿好奇心的年齡階段,對所有事情都充滿好奇心,但是初中生的認知能力和領悟能力還未發展到成熟的階段,所以在初中體育課程的教學中要運用符合學生認知能力的教學方法。“寓理于事”就是將枯燥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中的例子更好地結合起來,使理論知識理解起來通俗易懂,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更好地運用。
在初中進行《體育與健康》的教學中使用體驗式教學法,就應該設置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相應的情境中更好地感悟理論知識。例如:在講解《注意正確的呼吸方法和選擇良好的鍛煉環境》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去公園或者郊區環境優美的地方,讓學生在這種環境中進行鍛煉,增強學生的舒服感,在運動的過程中教給學生調整呼吸的方法,使學生在今后的運動中加以運動。
初中體育老師不僅要有豐富的運動技能和精深的理論知識外,還應具備先進的教學方法和熟練的教學技能。老師要做到與時俱進,跟隨課改的要求不斷提升教學技能,從而更好地駕馭體驗式教學。
體驗式教學作為一種教學方法,新課程以來備受師生的青睞。這種教學方法對提高初中體育健康課程教育教學實效有著重大的作用。文章是在結合個人初中體育健康課程教育教學實踐和觀察得出來的觀點,希望對相關人員有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