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楠楠
(遼寧省盤錦市大洼區新開學校,遼寧 盤錦 124204)
前言: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教學的要求也逐漸提高,以往的小學閱讀教學難以滿足新的要求,因此需要對其進行創新,尋求提高小學閱讀教學的策略,促進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全面提升。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學方式對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率具有直接影響,而有效的教學方式將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語文閱讀相關知識。而目前的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方式存在明顯的不足,在實際教學只是對相關知識進行機械式的講授,過于單一,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了教學的質量。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內容相對比較匱乏,僅僅是利用課本的知識教會學生學習相應的詞語,培養學生理解文章的能力,教學內容過于單調且缺乏趣味性,在講解的時候學生也只是被動的學習,對枯燥的教學內容也不能夠真正的理解,造成學生對語文閱讀知識的學習積極性較低。
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缺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活動,而教師提出的問題對學生的啟發較小,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也較低。而在指導學生閱讀的時候也不到位,在學生遇到問題的時候不能夠及時的做出解答,造成教學的實效性較低,不利于學生提高閱讀能力。
在閱讀教學中教學知識極其重要,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思維交流較強,在教學時教師不能夠機械的復讀教學內容,應當結合學生的個性化需求,依照學習語言的相關規律,設計出滿足學生需求的教學方式,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如在講解閱讀知識時,需要給學生充足的閱讀時間,使其能夠對文章有基本的了解,這時在進一步引導學生深入分析文章主旨。同時結合多媒體教學設備,利用其視頻、音頻等形式直觀的展現給學生閱讀相關內容,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從而提高學習質量。
實踐教學活動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知識應用能力,同時也有利于鞏固學生已有的知識。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當逐層深入的進行教學,從教會學生模仿文本、到后來引導學生獨立表達自己感受。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字的綜合運用能力。而在教學中積極開展教學活動,增強教學活動的趣味性,通過設置相關的語文教學小游戲的方式,鼓勵學生參與到實踐中,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感受、挖掘語文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在教學中學生占主體地位,教師在教學中主要發揮引導作用,因此在創新教學策略的時候應當充分發揮學生的作用,根據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在講解同一問題的時候會出現不同的感受,這時引導學生進行合作交流,探討自己對問題的理解,共同進步,從而在合作中創造更多的學習策略,激發學生潛在的創造性。
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當結合學生的差異化特點,選擇多種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自主學習,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如在學習《去年的樹》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采取練習法、直觀演示法、討論法、談話法輔助學生自主學習法,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演示相關視頻,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小鳥和大樹之間的友情,從而深入的把握文章的脈絡,促進語文閱讀能力的提升。或者讓學生在課前對本篇課文進行預習,然后在課中與其他同學進行談論、分析文章結構特點等,在學生討論之后將其討論結果向全班同學展示,教師在一旁觀察,對學生的自主探究結果進行點評,指出其不足,并對表現較好的同學給予鼓勵,從而培養學生對問題分析和解決能力,提高學習能力。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設計有趣味性的閱讀教學活動,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學習《匆匆》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在教學生學習文章中的"赤裸裸"、"徘徊"、"飯碗"等新詞語的時候,可以采用接力賽的方法,即將全班同學分成3個小組,保證每組學生數量相等,并將每組學生編號(如1、2、3、4......),然后教師教會1號學生讀寫"飯碗",然后由1號教2號讀寫該詞語,以接力的形式,看哪組學生最快學完所有的新詞,最快的那一組將受到獎勵,而失敗的兩組學生將要受到抄寫十遍新詞的懲罰,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
課上的閱讀教學時間是有限的,如果單靠課上教學很難拓寬學生的思維,而學生的知識積累也不夠豐富,這時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在課余時間多閱讀一些書籍,如《鋼鐵是怎樣練成的》、《繁星 春水》等名著,讓學生拓寬知識面,并鼓勵學生將自己學到的知識在班會的時間分享給其他同學,或者推薦給其他學生自己覺得好的書籍,并說明推薦的理由,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語文能力,在量的積累上達到質的突變,從而更好的應用閱讀知識。
總結:綜上所述,通過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創新策略實踐探索的深入研究,從中可以了解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對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提高起到了阻礙作用,也不利于培養學生語文能力,基于此對閱讀教學進行創新,并進行實踐探索,以更加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推動閱讀教學效率的提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