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丫丫
(山西省臨汾市蒲縣克城鎮克城中學,山西 臨汾 041208)
“傳授知識,授之以法。”既要管教,更要管學,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更好地學習歷史奠定堅實的基礎。下面,我就歷史課堂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學習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
自學能力是學生搞好學習的必要因素。學生一旦具備了自學能力,就增強了學習的獨立性,就能獨立地獲取新知識,而良好的閱讀能力又是學生提高自學能力的關鍵。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十分注重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對教材中歷史概念較少,適宜學生自學的課文,放手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學。初中歷史教科書上的楷體字、圖畫說明、注釋及豎體字等歷史資料,很多是用來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自學能力的。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發揮它們的作用,逐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在學習《鴉片戰爭》時我提出一個問題:如果沒有禁煙運動,鴉片戰爭會爆發嗎?在學習《戊戌變法》時問,如果光緒帝真的有實權,戊戌變法一定能成功嗎?在學習《甲午中日戰爭》時,如果不加強對學生閱讀的指導,學生對課本中的重要歷史問題和歷史事件可能會忽略而過,或不理解,或理解不深刻。因此,我在教學中,要求學生認真閱讀《甲午中日戰爭形勢示意圖》,使學生清楚甲午中日戰爭中日軍的進攻方向和清軍的反擊方向,通過指導學生觀看地圖,使學生明了甲午中日戰爭中中日雙方的形勢及清軍水師全軍覆沒的原因。在學習"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一目時,我指導學生看課文中的《辛丑條約》簽訂的情景圖叫學生談談這個條約給中華民族帶來什么危害。否則,有些學生只會把課本中的圖畫當成好看的畫面來欣賞,并沒有通過看圖獲得掌握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
用不同的方式來學習掌握教材內容,讓“死”的歷史知識真正鮮活起來、生動起來。實踐證明:通過這些形式多樣的方法來教學,其效果比滿堂灌要好得多,不僅深受學生歡迎,而且使學生在實踐中鍛煉自己各方面能力,體驗人格情感,有助于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所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首先要有目的的指導學生如何進行閱讀,對中學生,特別是初中生,對此不能任其自然,只有在教師指導下的閱讀,學生的效果才會顯著,學生的自學能力才會得到切實的提高。
記筆記是學生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質量,對學生將來的自學也有很大的幫助。教學中,對課文中條理較清楚的部分,要求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列出課文提綱,這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
筆記綱要如果做好了,學生復習時就能一目了然,更能認識到歷史事件之間的內在聯系。在歷史教學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做好課堂筆記,這不僅不利于學生將所學的零散知識系統化,而且不助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歷史發展的脈絡。
人的知識是通過各種感覺器官獲得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交叉刺激學生的感覺器官,讓學生耳聞目睹、口誦心維,讀讀寫寫、講講練練,把知識傳授給學生。這樣做,可以拓寬學生獲得知識的信 息渠道;還可以使課堂教學輕松愉快、生動活潑,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其他學科相比,歷史學科還有一個獨一無二的特點,就是歷史學科的廣泛兼容性。它包含了文學、哲學、法學、美學、音樂、繪畫及自然科學等許多學科發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能夠使人從各種層次、各種角度、各個方面對歷史現象或歷史人物進行多元分析。自古文史相通,歷史與文學的關系是內容與形式的關系,任何文學作品都產生于一定的歷史背景并反映某一個方面的社會現實,同樣,任何歷史內容都是依靠文學形式 (有少量是實物形式)記錄下來的。因此,對歷史的表述不僅可以借鑒,而且必須借鑒文學的方法。如在學習《紅軍不怕遠征難》時,我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回顧初中語文課本中的《草地的晚餐》、《老山界》、《七根火柴》這幾篇文章,加深了學生對中國工農紅軍征途中不畏艱難險阻的大無畏革命精神的認識,同時,也進一步加強了學生對這幾篇文章中所發生的歷史背景的理解。從清朝的腐敗歷史中認識 到《紅樓夢》的偉大意義。地理課上的地圖知識、政治課上的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理論等,如果能在歷史課堂中恰當、靈活地運用其為歷史教學服務,就會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歷史是一面鏡子”,我們學習它,就是要讓歷史為我們所用。歷史包含前人的一切失敗和成功經歷,注意總結提煉前人的經驗、教訓,與當今社會生活相結合,使歷史在現實中發揮參謀、借鑒作用,做到歷史與現實的統一。這是我們學習歷史的最高目標。在學習中,我注意引導學生觀察這樣一個歷史現象:不管哪一個朝代,舉凡經濟發展,都有一個共同的原因,即社會安定。讓學生更深刻地認識到穩定壓倒一切的道理,不僅過去如此,今天也一樣。還有:歷史上各朝各代的治國方式、做法都有所不同,象夏桀、商紂、隋煬帝等暴君驕橫自大,目空一切,采取強權政治,結果落個身死國亡;而漢文帝、漢景帝和唐太宗推行休養生息的寬舒政策,則使國家繁榮昌盛,成為歷史佳話。在教學中,我通過引用這一反一正的史實,正確引導學生認識這一史實所蘊含的辯證原理,即“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聯系到今天我們祖國的繁榮昌盛的局面,就是因為執政的中國共產黨得到了全國人民的忠心擁護。這一事實更加深學生對中國共產黨的熱愛。
總之,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能夠注意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那就如同給了學生一把金鑰匙去開啟知識和智慧寶庫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