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喜庭
(河北省張家口市萬全區郭磊莊小學,河北 張家口 076271)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很明白,高效的入課導語能給學生以啟迪,提高整個智力活動的積極性。因此,我們要把握學科的特點,針對學生好奇心理,運用喜聞樂見的導入形式導入新課。下面,筆者結合在郭磊莊小學從事多年語文教學中所積累的一些經驗,就入課導語的應用策略談一些體會。
眾所周知,小學生有著極強的好奇心理,遇到問題有時候總愛問個究竟。我們就可以在導課時就給學生提供良好契機,在提出的問題中刻意設置懸念,以引起他們的注意,以便完成教學。比如在課堂教學導入時,利用巧妙設問造成頗具“神秘感”的懸念,讓學生處于一種“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狀態,促使學生在激昂的求知欲望中探求知識,引發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筆者在教學《草船借箭》一文時,就做了這樣的懸念設計:同學們,本文是根據我國著名古典歷史小說《三國演義》改寫的。講的是東漢末年,曹操、劉備和孫權各據一方,正可謂魏、蜀、吳三國鼎立、戰事紛爭。當時曹操剛剛打敗劉備,又準備攻打孫權。在這危急關頭劉備和孫權決定聯合起來共同抗曹,于是劉備派出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到孫權那里助戰。但是,孫權手下的大將周瑜嫉妒諸葛亮的才能,想方設法陷害他,卻屢屢被諸葛亮挫敗。諸葛亮是怎樣化險為夷,挫敗周瑜的呢?我們一起來讀課文。這樣,學生以很高的興致投入到學習中。
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不難發現,小學語文教材中的不少課文中,或描寫巍峨高山,或歌頌綺麗江水,然而這些對于我們北方的孩子來講都很遙遠。筆者認為此類課文可借助多媒體網絡課件把精彩的畫面或精彩的情節,通過現代聲光電系統把學生帶入身臨其境的奇幻境界,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我在教學《桂林山水》一課時,就做了這樣的導入設計:同學們,我們偉大的祖國地大物博、山川秀美,像一座大花園,而被稱之為“甲天下”的桂林則是這個大花園中一顆璀璨的明珠。那里的山是那么奇,那么險,那么秀;那里的水是那么清,那么綠,那么靜,誰到了那兒,都會被那奇特的風景所陶醉,被那美妙的景色所感染。今天老師就帶大家去旅游。然后借助多媒體把桂林山水投影到大屏幕上,把學生“帶“進了”桂林的山、漓江的水。這樣導入,學生就會被桂林山水的神奇所吸引,同時也對桂林山水的主要特點有了初步的了解,他們就會全身心進入課文描述的境界中去,投入到課文的閱讀和景色的欣賞中去。
小學語文新課標明確提出:要正確處理基本素養與創新能力的關系,在教學中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同時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也就是說,我們在教學中無論采用哪一種導語設計,都必須要為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和創新能力服務。而這一點,尤其要在復習課的導入終于以突出體現。俗話說“溫故而知新,即”已學內容應該承接前面所學要點,同時也為后學知識做好鋪墊,也是導入新課的常用方法。例如筆者在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課時,就做了這樣的一種導入設計:同學們,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賣火柴”這部分課文的內容,這個小女孩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呢?在學生回答之后,我用激情的語言引出問題:是啊,這個可憐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只能蜷縮街頭,又冷又餓,那么等待她的命運是怎樣呢?我們接著學習課文。就這樣,凄涼的導語一下把學生的思維引入正題上。
不難發現,傳統的“打開書本讀課文”模式,已經實在難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我們可以在高年級利用評書的演說形式來激發他們求知的情趣,引導他們在歡樂中進入學習。例如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就可以這樣設計:話說一個漂亮的小女孩,長長的金黃頭發,大大的眼睛,有一副善良的心,從小沒有了媽媽,天天靠在街頭賣火柴維持生活,可謂艱苦至極。這不,又到了大年夜,天冷極了,還下著雪,富人們家家戶戶圍在火爐旁歡度新年,卻沒有人買她的火柴。此刻天已經黑了,可她還在街上走著,走著……。悲滄的說書道出了與主人公命運相關的故事,激發起學生對課文內容的關注和對主人公的同情,從而促使學生急不可待地去讀書,去了解。
眾所周知,名言警句富含哲理,是人類思想、語言藝術的集中體現。教師通過引用與課題相關的名言作為引言,引導學生進入新課題,既渲染了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興趣,又陶冶了學生的情操。例如在教學《晨讀》一課時,我首先在大屏幕上投影出名人名言:“為中華人民崛起而讀書。--周恩來”。接著說:“你們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的未來。所以應該珍惜現在大好時光,好好學習,記住周總理說過的話?,F在我們就學習《晨讀》”。這樣就使學生明確了讀書的目的,做到有的放矢地去學習課文。
雖言導入的方法還很多,但我們在設計導語時還必須要把握一個“度”的問題,切不可粗制濫造、弄巧成拙,應該注意的問題有:一是導語要與教材內容和學生特點相適應;二是導語要有趣味性。學生對所學內容感興趣,就會表現出主動積極和自覺,學習時輕松愉快,學習效率自然會高;三是導語要有啟發性,以便激發學生的思維;四是導語語言要有藝術性。要使新課的開始能扣動學生的心弦,需要教師講究語言的藝術;五是導入新課的時間不宜過長。導入只是課堂的一個開頭,它的作用是為教學打開思路,不能喧賓奪主。
綜上所述,雖言導入有法,但無定法,且貴在得法。作為語言教師無論用何種形式和方法導入新課,都是為了有效激發學生求知的興趣,達到課堂教學形式的最優化。因此,我們要在認真分析教材內容的重點、難點的前提下,善于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緊扣教學內容靈活設計、巧妙運用,充分發揮導語的科學性和藝術性,努力使課堂教學更具有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