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丹
(黔西縣蓮城街道辦事處石板小學,貴州 黔西 551500)
現代教育(素質教育)應該以充分調動兒童的積極性,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為目的,充分尊重和保護他們 的個性。藝術更需要個性,沒有個性就無所謂藝術。教師應尊重孩子的不同興趣愛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 的表現形式,方法等等,使他們形成自己不同的風格,切不可強求一律。藝術的魅力就在于審美個性的獨特性 ,越有個性的藝術就越美,越能發現獨特的美的人就越有審美能力,越有創造力。所以,在兒童美術教育中, 教師應有意識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用啟發的方式,充分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的天性和個 性得以自由健康的發揮,得到全面的發展。注重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激發他們的創造欲,并教給他們具體的創 造性思維方式,讓他們得以自由地運用。
有兩位理論家分別是科爾伯特和陶頓在1992年提出了說,優質的幼兒藝術教育應包括四個部分,藝術創作、藝術鑒賞與藝術討論,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審美意識。我愿意把藝術鑒賞和藝術討論放在最前面,還是我說的人不管你做任何事在要有輸出之前一定要有輸入。如果你與孩子一起參與過藝術鑒賞課的培訓時,你會發現你們在一起討論一個藝術作品的時候其實就是在輸出他們的藝術鑒賞,孩子們也許會通過語言向你傳達他們對作品的理解,有些孩子也許會不知道如何用語言來表達,那其實也說明這個作品在TA內心里也有了吸收,等到某一天TA的語言能力能夠支持TA表達了,TA就能表達出來了。我們再來說說藝術創作,孩子長大了點之后就會某一種風格特別感興趣,TA在進行藝術創作的時候就會自然傾向于這種風格。
在這些方面中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審美意識,如果我理解得不夠全面的話,我就片面地來跟大家聊一聊,我覺得日常生活中的審美意識才是我們學習藝術的真正目的。一個人學習畫畫的目的不是拿著自己的作品參加展覽為自己貼金或者為父母貼金的,而是TA如何把對待藝術的態度融入到TA的日常生活當中,最簡單的一個例子就是一個人會不會穿衣服,會不會搭配,我們肯定見過太多的人隨便都可以拿起一件衣服穿在身上,我自己是完全接受不了這樣的事情的,我是那種出門必須把自己收拾利索的人。日常生活中有審美意識的是會去改變TA內心認為生活中不和諧的畫面或者其他,例如,不管是我買房子還是租房子住我都會把房子裝修一下,我是沒辦法接受毫無藝術感的生活,所以,我覺得日常生活中的審美意識才是塑造一個藝術性人的最高標準。
很多的培訓課程中都沒有藝術鑒賞課,原因是因為作為成年人的我們小時候都是很少或者說沒有這方面培訓,我們對欣賞藝術、批判藝術缺乏信心,所以,我們就會以為孩子也理解不了,一幅世界名畫放在TA面前,TA能理解什么呢?但是,很多的發展心理學家研究出來的結果都是,兒童的藝術鑒賞能力非常高,高到能讓我們瞠目結舌,這在我培養孩子的過程中也是屢見不鮮的。
我們再來從發展心理學的方面來談談孩子審美的幾個發展階段,有一位理論家是帕森斯,他提出兒童審美發展分為五個階段,但我覺得不僅僅是兒童的,有可能要拉扯到18歲以上了。
第一個階段表現出的特征就是,偏好色彩,對用圖表現事物感興趣,好奇于主題與個人之間的聯系,特別喜歡畫畫,第一個階段是屬于對審美要求的還是比較具體的;
第二個階段我們稱作是美和現實主義,表現出的特征是,觀察者會因為一幅畫漂亮且反映現實而喜歡它;
第三個階段就上升到了情感這個層面,特征是觀察者注意到藝術作品使人產生的感情,忽視主題是否美麗或寫實;
第四個階段就是觀察者會意識到藝術作品的風格和表現形式,TA可以從自己的角度來理解一幅畫;
第五個階段特征就是,觀察者看到一個藝術作品時會跟別人討論它、評價它,當別人有不一樣的觀點時TA也會理解和接納。
可想而知,這個階段就屬于孩子年齡比較大了才會有所表現。
現在就來跟大家討論一下如何去培養孩子的藝術鑒賞能力,我覺得最好的一種方式是給孩子講故事,因為所有的孩子都喜歡聽故事,如果你能將一幅畫的創作背景故事,還有畫中的景物或者其他的故事給孩子講出來的話,那TA就會帶著故事去看這幅畫,孩子的想象力是非常豐富的,TA在看這幅畫的同時肯定會帶著TA的想象真正走進這幅畫,將自己的情感加在里面,那這幅畫對于TA來說就活了。所以說,如果我們不了解一個藝術家的生平,不去了解他的風格的話,我們是很難走進他的藝術作品鑒賞當中的。
對于莫奈這樣的畫家來說,他的作品你不能近看,你近看就會覺得這完全是在瞎畫、非常混亂,只是用顏色點幾下而已,他的畫都是要讓你遠看的,你遠看的時候就會發現不一樣的東西,所以在另外一個視頻中,我也專門找到了《莫奈的花園》的實錄,大家可以看到莫奈的生活場景,還有會講述莫奈的生平,現在他的花園是什么樣的。
其實帶孩子走進藝術鑒賞并不難,這也是我們成人自我修養的一個過程,讓我們有機會能夠走進這些大師們的生活中,他們創作的靈感和情愫也會慢慢地成為我們和我們的孩子的心靈一部分,今天也是專門拿莫奈來給大家舉了個例子,另外再給大家推薦兩本書。一個是How Artists See,這套書從藝術鑒賞的角度來出發幫助孩子理解每一個主題,每一種畫法,所有的畫都講述了作者是運用哪些元素來表達想要呈現的內容的,這是一套非常完整的藝術鑒賞的課程書,而且語言非常簡單,目前國內還沒有中文版,想要的家長可以去網站上買英文原版的來看。另外一套是The Art Book for Children,有一個白皮書還有一個黃皮書,這兩本書呈現的都是不成系統的藝術作品,而且用的都是兒童比較懂的語言來講述每個藝術作品背后的故事,作者想要表達什么,用了什么樣的手法來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