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枝
(河北省景縣杜橋鎮杜橋中心小學,河北 衡水 053500)
學生不僅是教學的主要對象,而且是教學中的主體,只有圍繞學生開展教學活動,才能夠提高教學的質量與效率。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愛玩的天性,傳統的教學模式與學生的內在訴求并不適應。通過游戲化教學,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與熱情,有效提高教學質量,為學生的發展奠定基礎。
游戲屬于兒童的天性,兒童從出生開始就與各種游戲相互接觸,通過游戲鍛煉身體、學會規則、體驗生活等。游戲能夠讓兒童感受到快樂,同時在快樂中掌握相關的知識與本領。游戲化教學指的是將游戲與教學相互結合,在教學中實現游戲活動與精神的運用。游戲化教學與兒童的個性特征相互契合,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游戲不僅包含游戲活動,而且包含游戲精神,兩者之間的相互結合,讓兒童在游戲中能夠釋放天性。游戲化教學能夠讓學生暫時脫離過于功利化的語文教學,充分體驗到語文教學帶來的樂趣。游戲化教學就是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充分利用游戲的教育功能,將游戲所具有的特性在教學中進行運用。
游戲本身具有輕松、自由、快樂的特點,這種特點能夠以寓教于樂的方式充分調節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為學生營造出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
興趣是最好的導師。在小學課堂上用游戲化教學進行中華傳統文化的啟蒙教育不但能提高學生積極性,還可以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游戲化教學的靈活多變在為學生構建輕松的學習氛圍的同時,讓學生能夠更好地與身邊的人相處,促進了身心發展。
游戲化教學擺脫了教育的功利化,能夠讓學生培養問題意識、積極合作,促進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展。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承擔著扮演者、主導者的角色。教師的教學理念對教學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之下,部分小學語文教師都采用單一、刻板的教學方式,無法激發學生的興趣與思維。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從根本上實現傳統觀念的轉變,從根本上認識到游戲化教學的作用與意義,實現課堂教學中游戲形式與游戲內容的創新,為學生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以學生為主,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將課堂的主動權交予學生,自己做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最大限度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游戲化教學以娛樂的形式展示在學生面前,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能夠調動其學生的參與性。作為教師結合學生的個性特征,設置自由、開放的游戲活動,借此讓學生在娛樂中盡情地發揮自我,打破傳統教學的固定思維模式,要知道“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于興趣”,而游戲是激發學生興趣的最佳途徑。因此,創設以學生為主的游戲活動結構,有助于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深化語文課堂教學。
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情況對游戲化教學的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教師的教學質量較高,游戲化教學的開展更加順利,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更高。通過相關的調查可知,部分語文教師并沒有對游戲化教學形成正確的認識,導致游戲教學的開展并不完善,不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不斷完善自己,實現自身素質的不斷提升,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教師要定期參加科研、培訓等活動,提高自身游戲化教學設計與實施的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與科學性。
游戲只是手段,目的是寓教于樂,讓學生通過游戲學會課上所學的內容,掌握所應掌握的知識。因此,我們一定要注意堅持讓游戲服務教學,不能一味地玩,要慎重選擇游戲內容,及時把游戲中應學到的東西告訴學生,把握好時間,適時引導學生進入課堂學習中去。這樣游戲才能達到“寓教于樂”的作用。
雖然是游戲,但是我們也要注意公平、客觀,讓全體學生積極參與,積極表現,將自己的優點和優勢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比如有的學生活潑好動,有的學生文靜沉默,那么教師應該針對不同學生的特性為他們安排不同的游戲角色和任務,讓愛表現的學生與不愛表現的學生都能互動交流,調動全體學生的參與熱情。而游戲公平不僅表示對待學生要公平,也表示游戲過程中不能出現不公平現象。教師在游戲過程中要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在游戲結束后做總結評價時也要客觀公正,這樣才能使所有學生保持積極性。
游戲的設計要以學生的心理特征為主,只有符合學生心理需求游戲才能真正吸引學生,達到寓教于樂的教學目的。小學生都愛玩,喜歡趣味性的游戲,所以教師設計的游戲要富有趣味性,形式內容要多變。此外,游戲內容和規則要簡單易懂,要注意結合實際,從生活中挖掘游戲素材,指導學生將學習內容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學以致用。
總之,游戲化教學的宗旨就是在語文教學活動中融入游戲活動與游戲精神,讓兒童能夠在輕松的游戲氛圍中學習與掌握知識。游戲化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教師應該從根本上認識游戲化教學的重要性,真正提升語文教學的質量,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