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文杰
(江西省豐城九中,江西 宜春 331100)
高中物理是一門對學生思維要求比較高,同時非常注重邏輯性的一門學科,而縱觀當前的教學,不少教師缺乏邏輯化意識,教學的邏輯層次混亂、粗略的現象較為普遍,導致了教學的低效,學生的創新思維得不到有效的培養.那么,如何有效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呢?本文就該話題談幾點筆者的做法,望能有助于教學實踐.
首先,互動式教學方式。高中物理教師可在教學過程中定期開展探討課程,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課程內容或物理現象展開教學,在此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位置是平等的,學生可自由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同時也可以與教師和其他同學進行探討。這種方式不僅為學生提供了一個互動交流的平臺,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考欲望。其次,提問式教學方式。教師在進行課程內容的講解之前,由學生進行預習,并提出針對本節課內容的疑問,由教師進行回答或者由教師進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進行疑問的解答。這種教學方式一方面可以提升學生的問題意識,即提高學生敢于質疑、善于質疑的能力,在質疑的過程中可以達到創新思維培養的目的;另一方面,一個學生的問題意識往往會帶動整個班級學生的問題意識,以這種帶動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進而形成創新思維能力。
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基礎高中物理教學旨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只有全面掌握所學的知識,學會將知識進行整合分類,才能從根本上提高自己創造性思維的能力,所以,高中物理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加強學生對典型學習方法的接受,,從那些典型的物理學習方法中提高自己創造性思維的能力。教師在進行物理教學時,要盡可能的使學生清晰的了解教學中運用的典型方法,在教學環節中緊抓等效方法、微元法、理想化方法、對稱方法等一般方法,不斷灌輸這些方法的作用,強化學生記憶,使學生建構起物理學習方法的基礎框架。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如,在講解玻意耳定律、牛頓第二定律、楞次定律的規律時,要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發現其規律,促使學生重視科學方法的運用,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所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必須引導學生用科學方法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
在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除發展學生邏輯思維外,還應充分挖掘物理問題中的猜想因素,適時鼓勵學生進行大膽猜想,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創新意識,激發學生的創新潛能。問題是思維的開始,是創新的前提,“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這句名言所蘊藏的意義就在于此。猜想是人們憑想象未經邏輯分析而對問題結果做出合理推斷的一種創新思維形式。牛頓說:“沒有大膽的猜想就不可能有偉大的發現”。古今中外許多科學學說的出現,都是從大膽的猜想和提出問題開始的。這就要求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具體的物理問題情境,讓學生對問題進行充分思考,適時引導和啟發學生進行猜想,提出問題。并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尋求問題解決方法,讓學生在探索問題解決方法的過程中,去體驗解決問題的艱辛和快樂,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得出結論的機會完全交給學生,使學生的思維處于主動、活躍的狀態,有效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創新意識,激發學生的創新潛能,從而使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獲得良好的發展。
物理的學習不僅僅需要對基本理論知識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實踐能力。在物理教學中,動手操作能力能夠培養學生形成嚴謹的科學態度,促進學生認知、觀察、探究、分析等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更能夠為學生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的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例如教師在講解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這部分內容時,如果教師只是在講臺上將定律的內容講述一遍,讓學生將其記錄在自己的筆記本上,那么,這樣的學習對學生而言,基本等于零。學生沒有實際的動手操作,就不會理解電磁感應到底是如何產生的,電磁感應的定律對于學生來說只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它沒有通過具體的表征來內化為學生的知識經驗,學生就不可能通過自下而上的學習方式來掌握這個定律,更不能對這個定律進行靈活的遷移運用。因此,教師在講解這部分內容時,要做到理論知識與實踐運動的結合,可以一邊做實驗,一邊講解電磁感應定律,在講解的過程中就每一個知識點提出相應的問題,并要求學生通過實驗的觀察來回答問題,教師可以問“在電磁感應中,是鐵芯產生了電流嗎?大家能觀察到在開關閉合的瞬間,電流的情況嗎?”這樣,學生會跟隨教師的思路,仔細觀察實驗。在講述結束后,教師要學生自己動手進行實驗的操作,根據前面提出的問題,再對實驗進行進一步的觀察。
總之,新世紀有著新的挑戰,新的挑戰不僅要求我們的學生擁有足夠戰勝挑戰的實力和勇氣,更要求我們的學生有一個能夠時刻創新的頭腦。與此同時,教師在課堂教育中不僅要引導學生學習知識,更要引導學生成為教學過程的主體,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為主動思考,達到對學生創新能力逐步培養的目的。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是物理教學追求的最高目標,教師要相信和尊重學生的創新能力,努力為他們搭建創新的舞臺。通過巧妙設置物理問題,開展小組實驗,師生互動交流等形式讓學生的聯想思維、直覺思維、靈感思維等能力得到充分鍛煉。讓學生享受物理探究的過程,體驗物理學習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