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書濤
(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楊家灣鎮周驛小學,貴州 畢節 551700)
現如今,小學語文的傳統作文教學使得學生的作文缺乏思維性和靈魂,使得寫作已經失去了原本的意義。所以本篇文章就是這就從如何培養小學生對習作的興趣入手,引領學生的思維,帶動學生對于數學的積極性。
學生是否喜歡語文,跟教師教學方法是否有趣有著直接的聯系,因此,教師要保證作文教學課堂的趣味性,這樣才能夠吸引學生的眼球,勾住學生的心。要想發揮興趣教學的作用,讓學生始終跟隨教師的腳步,完成教學任務,就需要教師創新教學方法。不同的文章要有不同的導入方式,即使教材內容陳舊,教學方法也不能落后,教師可以利用視頻、圖片、故事等多種方式,來創設一個有趣的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引起學生關注,這樣就可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教師必須采取適當的教學方法,為學生量身定做不同的作文課。首先,學生應該養成獨立寫作的習慣。在課堂上,老師列出了幾個選項,讓學生隨意選擇話題。他們獨立構思、概述和撰寫了一系列活動。在此過程中,教師要觀察學生的思維方式,找出學生學習中的薄弱環節,并在寫作后給予正確的指導和評價。這樣才能全面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材料運用能力。第二,鼓勵學生多讀多寫。老師應該經常鼓勵學生多讀書,讀有用的書。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讀的書越多,他們積累的知識就會越全面,這樣他們就能有句子和單詞在真正的寫作中寫作;第三,教師應該鍛煉學生的想象力和觀察力。構成離不開生命,物質離不開生命。老師應該為學生設置一些觀測任務,讓學生觀察生活,在生活中收集更多的可用的材料,應用于他的作文,鍛煉學生的觀察,可以刺激他們的想象力得到提升,兩相輔相成,協調發展,促進學生的作文水平直線上升。
教師在教學中要能夠通過言傳身教來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在理念上要認識到寫作對于語文的學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內容。教師要能夠從心理上對學生進行分析,要引導學生主動寫作,這樣才能逐漸對語文寫作提升興趣。對于小學生來說,因為其在日常的學習中很少接觸寫作,因此無從下手,所以會使得小學生對寫作存在一定的抵觸心理。而教師需要有效的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學生消除這種抵觸心理,這樣就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化被動為主動,主動的去接受寫作知識,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將自己的所見所聞,通過筆觸展現出來,這樣也能夠更好的提升自己的表達能力,同時教師也可以重點的對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行引導,帶領學生使用修飾的方法來使得寫作更加生動形象,并且通過長時間的訓練來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對于學生來說,他們會認為有時候的寫作是無從下手的,也就是沒有什么東西可以寫,但是寫作的內容是需要靈感的,一旦學生具備了寫作靈感,那么生活中的所有內容都可以成為寫作的素材,因此教師要帶領學生發現生活中的美,認真感受生活,這樣才能夠體會到生活中具有美好意義的事物,并且將之保留下來,這樣才能夠為日后的寫作提供豐富的素材,并且可以在寫作的過程中信手拈來、胸有成竹。
語文寫作十分注重的是作者自身對于情感的把握和掌控。所以教師需要為學生創造屬于他們自己的思考模式。在傳統的小學作文教學當中,教師一般只是在課上通過分析作文的主旨和題意,指導學生進行寫作。,但是這種古老的教學其實會使得學生對學習產生很大的厭倦感,學生很可能會被老師的思想牽著鼻子走,寫出來的作文會缺乏自己的思想,顯得千篇一律。所以,教師讓學生多多感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在生活中積累素材。并且在生活中多感悟人生,用眼睛發現身邊的美,并且喜歡善于思考。當看到作文題目時,教師要做的不是講解,而是啟發學生發散性的思維,課堂交流學生們自己的第一想法。教師做到只是整合和提高,點撥學生的創意,做一個引導者。
任何課程的學習都是以最后的實際運用為目的,而學生也要清楚的認識到寫作實踐的重要性:愿意花時間去想如何才能將寫作更好的運用于生活和實踐中去。教師要對學生的思想引導是起很重要的因素的,所以將教師的創意融入,指導學生不是死板的照搬照抄,而是活學活用。這樣啟發性的把學生帶入將作文課本的學習引入生活的概念里,不是傳統的教授只是教授的模式。這樣的將生活和作文課程相關聯,不把他們進行割裂,兩兩相融合。在實踐中感悟語文作文的內涵,又在課本中發現值得學習的文化,加深學生對語文作文課程的理解。
愛玩好動是小學生的天性,讓學生盡情地玩耍,開心地笑,再讓學生沒有牽絆地寫,能夠給學生創作的靈感,平添他們創作的趣味。例如,一次作文教學課,我先教學生學習跳舞。我先做了一些示范性的動作,讓學生跟著我的舞步學習著跳,學習了幾個動作之后開始分組練習,然后部分學生上臺表演。學生學得認真,也玩得非常開心。其中有幾位學生在表演時動作滑稽,姿態顛倒,惹得臺下的學生哈哈大笑,有的前俯后仰跌落地下。學生都陶醉其中,樂此不疲。此時,我抓住機會讓學生說說剛才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學生紛紛舉手發言。如張鑫說:“吳攀的表演不像是表演,像是個玩偶。”李曦說:“我看見劉偉由于有點胖,跳的時候像是一只憨態可掬的大猩猩。”學生你一言我一句,表達了很多真實的想法。最后,我讓學生把剛才看到的和聽到的一一詳細記錄下來,并把整個活動場面按順序寫下來。很多學生的作文非常形象地描述了同學的活動,使這次習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多一個衡量標準,就能多一批好學生。按照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來說,每個人的智力都是不一樣的,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我們不能以同一個標準去衡量全部的學生。有些學生在習作時才思敏捷,下筆如有神;有些學生在習作時僅會使用課本中的優美詞句;有些學生就是“咬斷筆桿”也擠不出幾個好詞甚至一段話來。
寫作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所以這也要求教師在教學教案中,選取能激發學生興趣的,能被學生更好理解的例子,正確的進行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