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哲
(重慶市巫山大昌中學校,重慶 巫山 404707)
在素質教育的倡導下,傳統的高中化學教學產生了顛覆性的改變,我們發現在新的高中化學課程教學標準中,改革了傳統教材中過于強調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的內容,這種傳統教學的弊病使得學生的能力培養被忽視,同時我們也看到在教授知識和技能時,新課改更看重對學生科學態度、學習方法和學習興趣的培養,通過開啟學生的思維,進而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以及自學能力。新課程中還加入了對中國化學工業發展狀況和最新成就的介紹,這同時也是對學生進行的熱愛祖國、保護環境、關心社會的情感教育和思想教育。素質教育的整體目標完整和巧妙的涵蓋在這些內容當中,這也是教育工作者在高中化學教學改革活動中的明確的方向指引。因此,關于如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滲透素質教育這一問題,本人給出了以下的一些看法。
為了更好地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展現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教師不僅應該讓學生扎實掌握化學基礎知識和技能,更應該不斷的培養學生的化學學科的科學探索能力。這次在教學方法的轉變說明了素質教育在創新型人才培養方面有著迫切性,并且素質教育能為我國未來的創新發展做出貢獻。因此,教師應該更加重視學生化學學科的科學研究探索能力,并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培養。
首先,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化學實驗推動著化學學科的不斷發展,在一個個的化學實驗中,科學家們發現了新的分子和新的化學世界,因此,教學要通過化學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并且要鼓勵學生在實驗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這樣才能使是實驗教學更有價值。其次,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要注意運用化學知識的特點在化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維能力的訓練。比如,在講授堿金屬族元素時,教師可以先從該族元素的相同點出發,即相同的核外電子數,在已知鈉金屬的性質后推導出其他本族元素的性質,而后,可以再從該族元素的不同點出發,即它們不同的電子層數,來對比各元素的性質,進而訓練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對比能力。
在素質教育中,學生回歸到了學習主人的角色中來,在科學探索中,自主探究能力是一種必不可少的品質。因此,教師在化學教學中應該經常鼓勵和支持學生,使學生主動去獲取知識并利用所學知識進行創新實驗,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此外,教師要不斷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在傳統的教學中,學生常常會陷入固定、僵化的思維中去,這會大大的阻礙學生的科學探索之路,所以,教師要重視對學生發散性思維和創新性思維的訓練,不斷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高中化學課堂在素質教育的理念的指導下愈加關注學生獨立學習能力和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所以,教師要更加的深入的了解學生,為學生打造出一個和諧的教學環境,使學生處在一個積極的教學情境里更好的發揮自身的主動學習的能力,當學生處在一個民主自由的環境中會更加有利于他們的思考,使得學生能夠充分的把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聯系起來。“教學民主”理念明確的規定在高中化學的課程標準里,教師要遵從這樣理念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和諧、輕松的教學環境。這樣的教學環境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關鍵,平等的師生關系是前提,當教師和學生能在課堂上無障礙的溝通時,學生會處于一種更加放松的狀態,有助于學習效率的提升。所以,教師要在教學環境的營造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為學生提供積極、放松的空間,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實驗教學是化學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僅能夠讓學生體驗到化學的趣味性從而提高學習興趣,而且有利于學生化學學科科學探索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要在化學教學中要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富有激情和創造力地投入到化學實驗中去。在進行化學實驗教學時,教師首先要讓學生做好準備工作,可以通過觀看演示實驗或者觀看化學實驗的視頻讓學生先了解整個實驗的過程,然后讓學生從中提取實驗重點和實驗細節,以確保實驗效果的明顯性。其次,教師要規范操作流程,并在實驗中引導學生從具體觀察到抽象思考,同時要求學生做好實驗記錄。最后,在實驗完成后,教師要讓學生回顧整個實驗過程并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分析和思考,并填寫好實驗報告,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長此以往,學生的綜合素質會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得到不斷的提高,這些是需要在素質教育的科學指導下完成的。
在素質教育的進程中,教師要秉持科學的教學理念對高中化學教學進行不斷的改革和完善,使學生接受到先進的教學方法的指導,有效的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成為符合社會需要的科學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