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陽 宇聰 林玉雯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3)
根據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內容,培養(yǎng)學生心理調適的技能,指導提高心理素質的方法。有針對性地實施心理健康教育、開設講解大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的講座等[1]。以此為背景,筆者通過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專項訓練項目,了解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現狀,基于現狀中的問題,分析其產生的原因,思考解決對策。以便對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方面提供借鑒。
侯潤茜,張帥等(2019),“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及自我調適對策研究”一文中,指出了當代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情緒問題、人際關系問題、情感問題、特困心理問題,并提出了針對性的自我調適方法。然而沒有具體的調研數據支持,難以說明當代大學生存在的具體心理問題。郭淑芬(2018),“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一文中,主要從管理理念落后、心理健康知識缺乏、心理問題缺乏預防等方面提出針對性對策。但就大學生心理存在的根本問題尚未提及。
綜上所述,信息高速發(fā)展的時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養(yǎng)教育中重要的一環(huán),從多角度出發(fā),探求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及對策有一定的必要性。然而,筆者認為應該從問題的根本出發(fā),考察心理問題的具體表現,基于調查研究的結果,結合其產生的原因,給予相應的解決對策。
為了對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方面提供借鑒。因此,筆者針對大學生隨機進行了網絡問卷調查,為了確保學生的個人隱私,問卷采取的是匿名形式并且是電子問卷,共計回收有效問卷58份。
基于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方向專業(yè)書籍及教參,筆者制定了大學生心理健康相關問卷,通過問卷網對在校大學生進行了匿名的問卷調查,問卷內容包括:所在年級、親屬心理健康史、心理測試史等35項問題。
1.從調查結果來看,參與問卷調查的學生人數不多,共計58人,其中一年級20人,二年級14人,三年級22人,四年級2人。在問卷后期,筆者隨機詢問了幾名大學生,其反饋不自愿參與問卷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問題較多,不愿意花費時間或沒有耐心完成問卷。二是覺得沒有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不想做。
2.從既往病史及家族遺傳基因等方面的調研數據來看100%無過往病史或家族史。但是,從是否做過相關心理健康測試的調研數據來看只有31%的學生做過智力測試和人格測試。其結果證明69%的學生對自己心理健康狀態(tài)其實并沒有準確的認知和了解。
3.從入學動機、所選專業(yè)與自我意愿的匹配度的調研數據來看,有 82%的學生為了將來就業(yè),16%的學生為了學習專業(yè)知識、還有2%的學生選擇振興中華。以此來看,學生們對自己選學專業(yè)的滿意度很好,能夠正確對待自己選學專業(yè),并且目標明確。
4.從近一年內的身心狀況的相關數據來看,狀況良好者73%;狀況不良者13%。狀況不良者的狀態(tài)主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1)常常感到食欲不振。(2)牢騷和不滿較多。(3)有來自于父母的壓力,父母期望過高。(4)感覺自己或家庭不幸。(5)過于擔心將來的事情。(6)有不想見到的人。(7)感到悲觀。(8)注意力常常不夠集中。存在不良狀況的學生雖然占總人數的13%,但是足以證明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隱患。所以,我們應該及時對不同學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多做心理健康調查,發(fā)現并及時解決問題。
基于前期的問卷調查結果,筆者從以下幾個分方面思考與分析,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產生原因及對策。
1.自我意識不足,心中毫無信念。
大學生對自身認識不清,無法準確判斷自身優(yōu)缺點,自然導致其難以設定發(fā)展目標,更不會形成個人信念,進而導致在其個人發(fā)展過程中迷茫不知所措,產生一些心理健康問題。
2.生活條件優(yōu)越消極待機,無所事事。
隨著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一些孩子缺乏獨立性,無法理解“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道理,碌碌無為。一點的小挫折都會對他打擊巨大,難以承受,甚至更加自暴自棄。
3.缺乏心理健康知識,缺乏良好的心理素養(yǎng)。
有些學生不會主動接收心理健康知識、提高自身心理素質,而老師的強行灌輸也不會使心理健康知識的效能最大化,導致其無法承受一定的挫折。
4.校內心理健康疏導機制不健全。
如今,心理健康教育僅僅局限于老師在課堂上講解理論知識,無法使學生正視心理健康問題,無法達到心理教育的最大效益。
1.幫助學生端正態(tài)度、重新自我認識、樹立堅定的信念。
2.引導學生多多參與各項專業(yè)學生競賽,打破無所事事的消極狀態(tài)。
3.普及大學生心理健康知識,加強培養(yǎng)大學生心理素養(yǎng)。
4.創(chuàng)建心理健康疏導機構,幫助學生有效及時反饋心理問題。
筆者做為一名大三的學生,以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項目為契機,發(fā)現目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及解決辦法正是我完成此項目的目的跟意義。在整個調查過程中發(fā)現:目前高校的大學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問題,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幾個方面:(1)由于家境良好,消極待機,享受著安逸的生活,抗壓能力弱。(2)缺乏自信,沒有信仰。(3)無法正確認識自我,對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況不關心或不了解。(4)社會以及教育機構在心理教育或心理健康疏導等方面不夠健全,執(zhí)行或實施不夠徹底。
注釋:
[1]高等教育教育學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內容[EB/0L]20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