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新紅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十四團中學,新疆 阿拉爾 843301)
廉政文化進校園這個話題,社會各界對此頗為關注,研究、探討尉然成風,尤其對“廉政文化進學校”是見仁見智,對廉政文化進校園的爭議是最多的。結合學校開展的廉政文化進校園,談談對廉政文化進學校的幾點認識。
(一)廉政文化進校園是廉政文化建設的必然要求
廉政文化六進要求的提出,幾乎將廉政教育面涵蓋了社會各個層面,面向全黨全社會,從幼兒抓起,一直抓到老,立足于在全社會形成濃厚的反腐倡廉文化氛圍,形成以廉為榮、以腐為恥的思想道德價值標準。青少年作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傳承著中華民族的希望,擔負著建設未來的重任,他們正處于生理和心理的發育時期,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正在形成過程中,在這個特殊的人生時期開展廉政文化建設,形成先入為主的效應,使其從小就了解反腐倡廉的有關知識,樹立“廉潔光榮,腐敗可恥”的意識和反腐敗斗爭必勝的信心。我認為通過開展廉潔教育進校園,讓孩子從小具有抵抗腐敗的免疫力,以確保成長為健康的社會主流力量,使“敬廉崇潔”成為中華民族興國安邦之源,對今后社會發展大方向具有戰略意義。
(二)廉政文化進校園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
腐敗現象是一個社會問題,它的破壞作用已影響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已不僅僅在“官場”之中,在學術界、文藝界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近年來,在孩子身上出現的一些行為也很令人擔憂:我曾在雜志資料上看到:一位小學二年級學生過生日,許的愿是“中500萬大獎、買個官做做”;有的小學生競選班干部時,為了拉選票,給同學買糖吃,請同學吃飯;當了班干部后,同學給他買糖吃、買水喝,請他打電子游戲。乍一看,覺得好笑,小小年紀,竟然玩起了這些把戲。但笑過之余,又不禁令人擔憂、發人深思,雖然這只是少數現象,但不可否認,這些不正之風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極為不利。因此,加強對青少年的廉政教育,把反腐倡廉意識滲透到學校各種相關的學科教育中去,為青少年的成長營造一個廉潔環境顯得十分重要。
(一)廉政文化建設要營造一種氛圍。對孩子進行這方面的教育,讓孩子在文化氛圍中接受陶冶和熏陶,對孩子的廉政教育應是持續不斷的“潤物細無聲”的過程。因此,在對青少年學生加強廉政教育的同時,還應對學校黨員領導干部、廣大教職員工加強廉政教育,營造一個廉政的校園環境。如學校黨支部在開展廉政文化進校園時,可組織學習《廉潔自律條例》、《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等條文制度;組織教師、黨員觀看“道德模范”影視作品;開展樹立“立黨為公,執教為民” 清廉之風研討等。
(二)注重教育內容的針對性。對廣大學生的廉政教育,要按照學校教育教學規律和青少年身心發展的特點,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因勢利導,循序漸進,將廉政教育納入學校德育體系,與思想道德教育、素質教育緊密結合,使誠信守法、正直自律等良好的道德意識根植于學生的頭腦之中。小學階段側重“啟蒙、感召”,培養學生初步認識和理解廉潔的基本行為表現;初中階段側重“明理、立志”,培養學生樹立基本的是非觀念,奠定正確、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基礎;創設廉政文化環境。如出廉政教育黑板報,張貼廉政書畫圖片,開辟“廉政名人故事廣角”等,將教室建設成廉政文化活動中心;在墻壁、標牌、櫥窗等處寫上廉政名言警句,播放廉政好人好事等。
(三)注重教育活動的社會效應。學校是一個小社會,它有相對獨立的一面,但學生所接受的教育和影響并不不僅僅來自學校,學校、家庭、社會都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在開展廉政文化進校園活動中,我們要將比較抽象的廉政文化細化為具體直觀、內容多彩的動態活動;為“弘揚廉政文化”拓展空間。組織少先隊員、團員深入社區表演自編自演的廉政小品、歌舞等,小手攜大手,共筑“防腐倡廉”大堤;組織中小學生們參觀所在社區舉辦的“清風禮贊”書畫攝影展覽;將廉政的內容編寫成“三字經”兒歌,如:拍手歌、正氣歌、清官歌等,同學們把這些兒歌帶回到家庭,與父母、爺爺、奶奶邊游戲邊念;編輯廉政讀物,把學科教育和課外教育有機結合起來。精心挑選收集古今中外清正廉潔的故事、格言、圖片和漫畫,匯編成冊,作為學生的課外讀物,讓學生在興趣盎然的活動中感受和領悟,加強滲透和熏陶。
開展廉政文化進校園和青少年廉潔教育是一項播種廉潔種子的工程,更是一種功在長遠的啟蒙教育,不能急功近利,從眼前看活動實際效果難以顯現,體現在孩子身上的任何積極向上的東西,都要有個過程,經過一段時間后,廉政文化教育效果才有可能會體現來。因此,應把廉政教育作為一項長期性、基礎性的工作來抓,把廉潔教育貫穿、滲透于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之中,不使其成為一股風、一陣雨,真正提高教育的實效性,以此促進校風、教風和學風的不斷創新。我們學校開展此項工作做到“三個”結合:
一是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廉政文化進校園教育活動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把兩者有機地融合起來。要充分利用現有校園文化的平臺,加載精神境界、價值觀念、道德修養、敬業精神、人格品德、廉潔操守等教育內容,進一步擴大校園文化的內涵,提升校園文化的品位。
二是與開展“三風”建設相結合。廉政文化進校園教育活動與黨風廉政建設、行風建設和師德師風建設緊密結合起來,與校務公開、重大事項公示、大宗物品招投標等結合,以一種黨員、干部、廣大師生樂于參與、易于接受的形式來增強教育的廣泛性、深入性和有效性,樹立黨員、干部、廣大師生“敬廉崇潔”的道德觀,創造學校內部廉潔、清正、和諧、守法的氛圍。
三是與學校素質教育相結合。把廉政文化進校園活動的有關內容納入學校德育體系,挖掘歷史、語文、政治、社會、思想品德等學科中的教育因素,使廉潔教育滲透到教學的全過程,并選取適宜主題,以研究性學習、主題綜合活動等方式,引導學生在活動中感悟、在感悟中升華。
古今中外的實踐證明,最有成效的教育,取決于兩個必要條件:一是從娃娃抓起,二是在全社會形成濃厚的文化氛圍。因此,筆者認為開展廉政文化進校園活動,這樣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活動很有必要,引導和影響青少年學生樹立尊廉崇潔、積極向上的高尚思想道德情操,自覺養成自律、誠信和富有社會責任感的良好行為習慣,服務社會、報效國家奠定堅實的人格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