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秀英
(河北省唐縣北羅鎮朱北羅小學,河北 唐縣 072354)
小學階段的數學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基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對學生將來的發展與成長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當前社會不但要求學生掌握數學理論內容,而且要求學生懂得創造性地應用數學理論內容。為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素質教育是時代發展的要求,也是教師不可推卸的職責。
在持續發展的社會現代化影響下,要求越來越高的人才質量,小學時期是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關鍵時期。小學生的特點是活潑好動,比較容易分散注意力,較難長時間地在學習的過程中保持注意力。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中,教師一味地講解理論內容,這難以激發學生的注意。為此,難以實現理想的教學效果。并且,傳統的應試教育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常常喪失了創新的意識,進而難以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為了跟當前社會發展的要求相適應,教師應對轉變教學思想,不再一味地講解數學知識,而是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徹底地沖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性,讓學生變成教學課堂的主角。并且,教師在講解理論內容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課堂上不但要講解數學基礎理論內容,而且應當實現教學模式的創新,從而讓學生集中注意力,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最終提高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真正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學生學習最好的良藥是學習興趣。小學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階段。只有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才可以推動學生以后的數學學習。倘若學生缺少學習興趣,那么再理想的教學方法與教師也無濟于事。這就需要教師不但具備較高的專業素質,而且應當跟學生進行有效地交流和溝通,進而啟發學生,調動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其中,良好的學習環境是學生學習和理解知識的前提條件,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僅僅注重自身的講解,教師跟學生很少互動,進而難以實現理想的教學效果,如此沉悶的教學氣氛也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為此,教師能夠借助知識競答、手工操作、小組互動等一系列的形勢活躍教學的氛圍,以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樂,最終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從而跟素質教育的教學目的相符合。
鑒于小學生的理解能力與學習能力各不相同,進而導致學習效果的不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倘若教師根據一刀切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那么不利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學生的能力也難以獲得良好的發展。素質教育明確提出,應當尊重小學生的個性的不同,解決實際現狀,實施異樣的教學模式,注重因材施教。為此,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學習現狀進行把握,進而劃分出優等生、中等生、差等生,結合學生的異樣能力,實施差異性的教學指標,針對差等生來講,先是讓他們夯實數學基礎內容,從而奠定激發思維能力的基礎。針對中等生來講,要求他們在學習基礎知識基礎上,提高練習的難度,進而激發他們的思維年齡。針對優等生來講,教師布置一些富有挑戰性的問題,進而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和探究積極性,如此一來,才可以使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可以有所發展和進步,學生不會由于問題太簡單而放松學習,也不會由于難度太大而輕易放棄。
總而言之,素質教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顯得非常關鍵,教師需要持續地創新和研究,敢于應用新型的教學模式,通過各種各樣富有趣味性的教學策略進行教學,進而活躍課堂教學的氛圍,讓學生集中注意力,以理想的學習狀態投入到學習的過程當中去,最終大大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