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紅欣
(河北省唐縣都亭鄉北都亭小學,河北 唐縣 072350)
新課改提出,小學數學教學應以學生已有知識儲備與生活經驗為基礎,通過將生活與數學教學相結合,使學生從中獲取數學知識,掌握基礎技能,為生產生活提供服務。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在日常生產生活中都得到了廣泛運用,并且隨著生產生活的需求不斷發展,與我們的緊密相連,不可分割。在日常生活中,人們購物、存貸款、手機收費等等細節都需要我們具備基本的數學素質,而在生產活動中,對容量的計算,工時的計算等等內容都離不開數學。
當前在我國小學數學教學形式中,生活化教學并沒有引起廣泛關注。數學教學內容與社會形勢、學生生活經驗脫節的現象頻頻出現。具體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首先,在教學目標上,片面地強調分數的重要性,學校與教師以及家長都關注于數學知識的獲取以及技能的達成,而忽略了學生數學知識的實踐應用能力與探究能力。
其次,在教學過程與教學內容上,教師往往拘泥于課本知識,忽略了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生活實踐數學應用,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缺乏學習的樂趣。
再次,在教學方法上,教師強調授課的過程學生是否認真聽講,是否能消化課堂知識,忽略了學生自主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此同時,對學生數學學習興趣以及情感態度缺少關注。還有一些教師片面的通過“題海戰術”不斷地布置學生練習作題,學生學會了解題,卻不會解決與之相關的實際問題。以上種種現狀的存在都使小學數學教學逐漸成為一門死記硬背的課程,無法做到活學活用。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通過將抽象、晦澀的數學知識與小學生已有生活經驗相結合,將極大地提升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以及認同感,由此激發學習的興趣以及強烈的求知欲。因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將理性的數學內容,如計算題、應用題、幾何題等教學內容,設計成為與小學生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教學內容,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無數不在,體驗到數學學習樂趣。例如,在進行“米、分米、厘米”的教學過程中,首先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我們常見的書本、筆、衣服、書桌等,學生自己的身高,應該用哪一個長度單位更合適。”通過教學的不斷深入,帶領學生用測量工具對這些物體進行一一驗證,使學生由對長度抽象的理解逐漸轉變成為理性的思維,使學生體會到,在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的影響,學好數學對生活的巨大意義。
數學教學過程包括教學前,教學進行中以及教學后的評價反饋三部分。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開展之前,要對課堂教學做好充分的備課準備。包括這一課時學習哪些新的知識,在課前過濾尋找到一些生活中相關資源,準備帶給學生豐富的數學信息。其次,教師也可以帶領學生自主收集與選擇與本課時數學內容有關的生活信息,幫助學生發掘生活經驗,實現新舊知識的融會貫通。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關注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創設。通過情境的創設給學生布置出仿真的數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探究興趣。如在幾何圖形教學中,可以在教室內放置一些圓形的球類,圓柱形的桶子等等,使學生更方便快速地在生活化的教學環境中自主的學習。與此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點關注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在此基礎上,不斷激發學生新的學習點與進步點。例如,在“認識人民幣”一課教學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人民幣大多有了一定的認知,因此教師可以設置一個超市購物的小游戲,幫助學生學會計算價格,付款等操作過程。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將充滿參與積極性,真正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在教學結束后,教師根據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要求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實現將數學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
生活化的教學方法包括語言的直觀性與具體性,通過對小學生思維特點的分析,將抽象、理性、概念化的數學知識,以具體的、生動的語言表現出來,以學生可以接受的方式真正灌輸給學生。這就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盡量采用平實、直觀的生活語言,幫助小學生實現對數學知識的充分理解。其次,通過開展豐富多樣的,與生活聯系緊密的數學游戲與活動,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例如,角色扮演游戲、分組討論活動等等,一則增加數學教學的趣味性,另一方面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
對小學生數學學習狀況與能力的評價是否恰當直接關系到小學生的成長發展。生活化的數學教學評價要求教師既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及應用數學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作為小學教師,要將多種評價方式綜合起來,堅持全面評價、實施全程評價、優化考核方式、將評價重點側重于學生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意識與能力之上,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唯分數至上的評介方式。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是數學教育發展的大趨勢,也是提高學生數學成績,提高數學應用能力,綜合素質的重要方式。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對生活化教學的不斷改造與滲透,使學生將生活與數學融會貫通,為實現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