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雪
(貴州省遵義市老城小學,貴州 遵義 563000)
在小學語文學科知識課堂教學結束之后,語文教師布置課外作業也是對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能夠有效的鞏固課堂學習內容的積極作用,有利于學生對課堂學習內容的理解和記憶。在小學語文學科知識的教育教學過程中,主要是以實踐活動為主,這就要求語文教師要精心設計和布置課外作業,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而良好的語文課外作業設計,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還能夠提高語文教師課堂教學的效果,這就要求語文教師要積極創新課外作業設計方法,調動學生參與課外作業實踐活動的積極性,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語文學科知識的興趣。
在新課程教育教學改革的大背景下,明確了學生的課堂教學主體地位,而課外作業布置是課堂教學的有效延續,也要注重突出學生的課堂教學主體地位。首先,語文教師要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完成課外作業的動力,這就需要語文教師采用多樣化的設計形式,設計出難度適宜的課外作業,有利于激發學生進行課外作業實踐的積極性;其次,在課外作業布置的過程中,語文教師要尊重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認知能力、學習能力等,注重設計具有層次化的課外作業,促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得到鍛煉,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
在新課程教育教學改革的大背景下,針對語文學科知識教育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語文教師要積極創新課堂教學方式,以及轉變知識教育理念,注重培養學生自身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同時,小學教育教學階段是學生思維發展的關鍵階段,教師在設計和布置課外作業時,要遵循啟發性原則,利用具有針對性特點的課外作業來激發學生學習思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使學生能夠在課外作業的完成過程中,有效的鍛煉自身的思維創造性和思維敏捷性,有利于強化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學科知識的課堂教育教學過程中,最突出的教學問題是課外作業的布置形式具有單一性,主要以書面形式為主。隨著新課程教育教學改革工作的不斷深化,小學語文教師要善于從現實生活中選取素材,并結合課堂教學內容來布置多樣化的課外作業形式,在鞏固小學生課堂學習內容的同時,強化學生對這部分知識內容的理解和記憶,從而使小學生的課外生活豐富多彩。因此,語文教師在布置課外作業時,要注意作業的玩耍性、可看性、可讀性特點,促使學生在完成課外作業的過程中,能夠有效的鍛煉自身的創造能力,提高語文學科知識的學習質量。例如,教師在講解《小壁虎借尾巴》這篇文章時,教學目標中要求學生能夠有感情的朗讀文章,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將這篇文章的朗讀環節布置為課外作業,要求學生家長與學生進行親子朗讀,這樣不僅能引導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還能夠幫助學生與家長之間溝通感情。
在小學教育教學過程中,由于小學生之間存在顯著的個體差異,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在布置課外作業時,要尊重學生的課堂教學主體地位,根據學生自身的性格特點、認知能力、理解能力等諸多方面,來設計和布置具有層次性的課外作業,促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課外作業實踐中,有利于實現學生自身的全面發展。例如,教師在講解《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時,教師可以設計不同層次的課外作業,第一題是“要求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古詩,并錄制相關視頻”;第二題是“要求學生發揮自身的想象能力,結合自己對古詩內容的理解來制作手抄報”;第三題是“要求學生以《送別》為主題進行短文寫作”,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完成課外作業,鼓勵有能力的同學可以將課外作業都完成。
學生在完成課外作業之后,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完成情況及時進行評價,并且,在評價的過程中,要注重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如教師評價、學生互評、自我評價等諸多形式,有利于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科知識學習,從而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科知識學習產生濃厚興趣。
所謂多元化的評價方式,主要包含了結果評價、鼓勵評價、正誤評價等,促使學生能夠通過多元化的評價形式,來感受學習的成就感,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語文教師在進行學生課外作業的評價時,要關注學生的完成情況、作業質量、思維方式等,尊重學生的課堂教學主體地位,鼓勵學生能夠積極自主的表達自己的想法,逐漸幫助學生建立學習的自信心。
由于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存在差異,導致學生作業完成的質量也存在差異,所以,語文教師積極轉變自身的教學評價方式,逐步由一次評價形式轉變為多次評價形式,為學生提供充分的作業修改時間,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在修改作業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方式,從而能夠實現預期的課堂教學目標,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例如,教師在講解完《狼牙山五壯士》這篇文章時,文章內容表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戰士的崇高革命精神和中華民族不可征服的英雄氣概,要求學生選擇具有愛國主義精神的文章進行課外延伸閱讀,并且,要將自己的閱讀成果制作成好書推薦卡,在班級內部與同學進行分享。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課外作業設計時,要尊重學生的課堂教學主體地位,以啟發學生的思維創新意識為出發點,來設計形式多樣化和評價多元化的課外作業,并且,在課外作業設計過程中要注重作業的層次性,這樣不僅能夠減輕小學生的課后作業負擔,還能夠合理分配學習時間,保證高質量、高效率的完成課外作業,有利于調動小學生參與實踐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逐漸在課外作業完成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從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