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亮會
(貴州省赫章縣白果鎮三小,貴州 畢節 553201)
教師作為施教者,在課堂上起到引導學生主動探究所學學科本質內涵的作用。但是教師的工作絕不是只限于短暫的四十分鐘的課堂教學當中,而是延伸到日常生活的各個角落。教師更是學生的榜樣,是用心關愛學生,了解每一名學生身心特點的朋友。教師基于以上出發點,把情感教學融入到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去,帶領學生從語文課文這個渠道得到情感教育,培養情商,掌握交際要點學會尊重與團結。幫助學生樹立以積極的生活態度為祖國建設和社會進步貢獻力量的人生目標。
小學語文課文在編選時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會選擇具有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感情和社會思想道德以及健康的審美情趣作用的,吸收了中華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和民族文化智慧又具有時代性和多元化的文章。這些課文的選擇為小學語文教學的情感教育奠定了物質基礎,使語文情感教學更具有意義。
小學語文課文內容以注重本民族文化繼承和吸取人類文化文明營養兩方面為準則提高學生文化品味和審美情趣。例如課文中古詩部分的學習在發揚和繼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同時讓學生感受到詞語韻味之美和詩詞間流露出的或寫意或工筆的國畫意境。《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區區四言寥寥二十八個字就把江南 春景與惜別之情表現的淋漓極致,讀詩的同時就如同身臨與一副瀟灑肆意的水墨丹青之中,乘舟遠航空余春色,繁華與寂寥,絢麗與孤獨這種審美情趣的培養在語文的字里行間悄無聲息的發生了,只有教師用心的去發現,到處都可以進行情感的教學。
小學語文課文中有很多描寫景色景物的課文,在這部分抓住情感教學的重點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探究精神,對學生語文中和素養的養成也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例如當學生學習了《頤和園》、《趵突泉》、《黃果樹聽瀑》、《桂林山水》等課文之后,對祖國的山山水水產生了無限向往,更愿意親身一探究竟感受偉大祖國的地大物博和了解不同地區的人文環境。部分同學利用寒暑假去課文中出現的景點進行旅游,并且把自己的親身感受用旅行日記或作文的形式做了記錄,在與同學的分享交流中獲得更多的情感體驗和語文素養的積累。
小學語文課文中有很多關于表現“愛”和“感悟生活”為主題的課文,在學習語文的同時教會學生以尊重和相互理解為前提與人交際,懂得“愛”的本質和意義,并會勇敢的表達愛。例如《幸福是什么》、《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釣魚的啟示》等課文以感悟人生真諦為主題,或闡述勞動與幸福的聯系;或訴說追求幸福的路不止一條;或告誡遵守規則于人生的意義。《金色的魚鉤》、《狼牙山五壯士》、《青山處處埋忠骨》則要表達的是愛國主義感情和對革命志士的無限尊重與敬仰。總之,教師抓住課文的情感教學培養學生情商,用體悟到的人生和生活真諦在理解的基礎上學會尊重別人和表達自己內心感受與人進行友愛和關心的交流的能力。
小學生的年齡小,自我約束能力還不強,存在著很大的個體差異性。有的學生主動學習能力強,有的學生則比較被動,需要老師的不斷提醒和幫助。那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以尊重為前提平等而又耐心的對待每一位學生,發揮課文中情感教學的激人奮進的作用,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提高語文素養。例如在學習《難忘的一課》時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懷,激勵平時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樹立好好學習報效祖國的學習目標,而不是打擊批評這些孩子。教師的正面鼓勵和評價就是學生學習的強心劑,對樹立學生學習的信心有著重要的意義。教師關愛每一名學生,發現學生身上細微的優點進行表揚,讓學生感覺到老師的鼓勵的真實性,會從內心中感激教師對自己的關心從而愿意配合教師的引導開始主動學習。
教師與學生是教學中兩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從結構意義上說是平等的關系。教師發揮自身的作用可以起到帶頭和榜樣的力量。例如教師平時溫文儒雅,說話和聲細語,態度溫柔平和會影響學生人格的形成。教師飽含情感表達使學生感到平易近人和親切,產生崇拜愿意模仿。所以教師日常匡正自身行為,注重自身修養將在學生中起到模范帶頭的作用。
語文教學不是枯燥的講課,教師利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如多媒體課件、情境再現、游戲等在學生中開展靈活多樣的語文教學,把情感教學融入到語文中,增添教學的娛樂性,培養孩子學習語文的興趣。例如開展詩歌朗誦或情景劇表演,團隊比賽的形式進行語文課文的鞏固和加深,孩子們在合作和競爭中感悟團隊合作的意義和友誼與比賽的關系等情感,既突出了語文的娛樂性又在語文活動中融入了情感教學的重要意義。
總之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從心開始關愛學生,在語文教學中發揮情感教育的作用以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