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啟亮
(四川省自貢市貢井區五寶中學,四川 自貢 643106)
引言: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幫助學生更好的吸收和掌握知識就是當前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里哦是教師首要思考的問題,不管是教學目標的設定還是教學方法、教學活動的設計都要以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和學習效率的提升為主,因此,初中歷史教師要盡量在課堂上傳授更多的知識,同時也要讓學生更好的消化掌握這些知識。所以,本文就如何在新課改教育背景下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措施進行深入的分析,具有十分積極的現實意義。
課堂導入環節是課堂教學新課程時的方式,保證課堂導入的優秀性,則能夠更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以最好的狀態進入到新知識的學習過程當中,并保持一定的積極學習性,進而實現高質量的歷史課堂教學。因此,初中歷史教師必須加以足夠的重視,以多種多樣的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進入到歷史學習狀態當中。首先,課堂導入的目的性要明確。課堂導入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引導學生以最好的狀態進入到學習氛圍當中,所以教學材料的導入要與本堂課程教學有著十分密切且直接的關系,不能出現本末倒置、偏離主題的問題。其次,課堂導入要具備趣味性和啟迪性。生動、精彩的課堂導入,能夠給予學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樣才能更好的引起學生的注意,從而促使其更快更好的進入到學習當中;而具備啟迪性的課堂導入,則是能夠引導學生自覺主動的去譚旭答案,啟發學生的探索思維能力。最后,課堂導入教師也要控制好時間,因為課堂導入在課堂教學環節中起的是拋磚引玉的作用,教師要為課堂正式教學預留足夠的時間,以實現高效率的課堂教學。
課堂學習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教師的講解不可能完全概括,需要教師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準確的把握教學重點和難點。同時,當前部分初中歷史教師教學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針對教學重點以及難點的講解往往依賴于自身教學經驗和參考資料,對于學生實際的訴求缺乏重視,而學生則是依賴于教師教學,不重視課前預習準備,這就使得學生在課堂當中跟著教師思路進行,無法知道自己的疑點。而想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必須引導學生學會自己預習,做好課前準備,掌握自己的疑點和困難點,這樣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高效率的解決問題,進而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所以,初中歷史教學要重視對學生課前預習準備的引導。可以采取任務型教學法,以任務的形式為學生選擇適合的課前預習資料,如微視頻,既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有能夠實現學生的自主性學習,還可以以問題預設的方式,突出重點以及難點,促使學生主動思考,解決問題[1]。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初中歷史教師教學對教輔資料、課本的依賴性比較強,對知識的講解往往以講述或者是板書為主,然而在當前教育改革以及追求現代化教育的背景下,教師教學方法的選擇要與時俱進,保證新穎性的同時,還要保證教學方法的適當性,以獲取最高效的學習效果。首先,結合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吸引學生注意力,加深學生印象,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例如:在教學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的“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一單元時,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為學生播放相關的歷史照片、視頻影像等,讓學生在腦海中刻畫一個更加直觀、深刻的印象,既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充分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良好的愛國意識。
其次,結合實際,科學的設計歷史教學活動。歷史教學活動的設計,能夠幫助學生深切感悟理論知識,實現對歷史事件發生前因后果的深刻體會和清晰梳理,進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印象,所以,初中歷史教師教學要重視歷史活動的設計,如情境的創設,以此為基礎,開展“重現歷史”等文化活動,為學生提供相應的道具,分組演示各自想演示的朝代,或者引導學生去自己動手制作各個朝代的代表性服飾或者標志物品等,這樣的活動,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還能夠幫助學生通過自己的動手實踐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并對歷史知識有一個系統性的,清晰的認識[2]。
總之,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初中歷史教師要重視課堂教學的高效性,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做好課前準備,控制好課堂導入,吸引學生注意力,強化課前預習指導,以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以歷史事件活動,強化學生認識和理解,進而實現學生高效率的學習,促進其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