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丹
(河北省霸州市第八中學,河北 霸州 065701)
初中生處于成長的叛逆期,積極提升初中語文教學質量,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得到正確的思想引導和教育,逐漸養成良好的內在修養具有重要有意。然而,我國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模式以教師為課堂教學主體,一味的向學生進行知識的講解,不利于學生提升學習積極性,更不利于學生深刻的理解語文知識的內涵,對于初中生的成長沒有起到促進作用,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現階段積極加強初中語文教學模式創新思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新課程不斷實施過程中,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為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進行了教學模式的改革,小組教學模式、探究式教學模式等的應用,給予學生大量的時間進行自主探討,然而這一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向沒有進行良好的把握,不僅沒有將新教學模式的功能充分發揮出來,反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學效率。
例如,在進行《愚公移山》一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預習和知識探究,學生應在學習中對特殊句式以及用詞等查找出來。這一教學模式進行過程中,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然而教師并沒有意識到,學生就針對特殊句式的相關知識相對較少,在查找和學習過程中,無法對內容進行充分的了解。這充分說明,探究式教學和自主學習等相關模式在應用中,教師必須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知識水平,并在給予特定指導的基礎上才能夠實施。
現階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根據新課程改革的內容,實施模式化教學,在變學生為課堂主體的過程中,一味的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來討論問題,而這一過程中,并沒有充分考慮到課堂學習過程中的變化性,不利于提升教學效率。例如,在《愚公移山》一課教學中,教師為學生布置任務,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自主探究,這一過程中,學生需要以小組的形式對文章結構、翻譯以及人物特點等進行掌握。然而,缺乏教師引導的討論,學生探究和小組討論中失去了方向,甚至脫離的文本,是不符合初中語文教學規律的。學生的討論常常天馬行空,對知識的掌握并沒有變的透徹。產生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形式化,而忽視了課堂教學中的變化性。新時期,在實施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意識到,語文知識內容情感豐富,并包含大量的人文內涵,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同教師進行良好的溝通,才能夠對知識進行深刻的理解。而一味的應用固定的模式,只能導致學生無法深刻理解文章內涵,失去了語文教學的價值。
傳統初中語文教學,學生處于被動的模式當中,無法對知識進行自主理解,新時期,在創新教學模式的過程中,必須注重變學生為課堂主體,促使其在學習中更加積極主動。值得注意的是,在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并不是放任學生展開學習,而是應當提升學生的學習和探究目的性,才能夠提升學習效率。例如,在進行《愚公移山》一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布置教學任務,如將文章翻譯成現代文。這一過程中,完全由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是無法提升學習效率的,因此教師首先應當對翻譯重點和應當注意的內容進行一定程度的講解,促使學生在自主翻譯中對這些知識點進行應用,這樣一來,能夠享受到自主翻譯的快樂,也能夠提升教學效率,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新時期,提升學生主體地位的過程中,必須加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學生自主探究,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才能夠不斷向著學習目標前進,脫離了教師的引導,或者教師在了解學生學習基礎和程度的基礎上,放任其自主學習,只能降低教學質量。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必須同學生進行大量的溝通。如在講解《愚公移山》一課過程中,學生自主翻譯文章的過程中,教師在不了解學生學習基礎的過程中,任由其進行翻譯,不僅影響翻譯效果,學生遇到的疑問較多,也無法提升學習興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必須同學生進行大量的交流,幫助其對關鍵翻譯詞匯進行理解,促使學生提升學習興趣。在大量的交流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感情也將增進。
結論: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我國初中語文教學積極應用了自主學習等模式,然而這一過程中,教師必須注重充分發揮引導功能,對學生的自主學習進行充分的輔助,并在同學生進行充分交流的過程中,幫助學生答疑解難,并引導學生逐步對語文知識進行深刻的了解。因此師生的有效配合才是提升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也是創新教學模式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