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藝穎
(烏魯木齊市第五十一中學,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小學語文教學中,朗讀是最重要、最基本的閱讀訓練。語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語言優美的文章,是學生學習語言的好材料,而語言的內化主要靠朗讀,朗讀不落實,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便無從談起?!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道出了“勞于讀書,易于作文”的真理。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已成為很多小學語文教師的共識??稍趯嶋H操作過程中,效果還是不盡人意:有時課堂上看似熱鬧的朗讀卻收效甚微,學生讀得盲目,讀得無味,讀得“有口無心”。主要體現在:朗讀訓練沒有找準“著眼點”,朗讀情感未激發,缺乏必要的朗讀技巧指導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教師應如何搞好朗讀教學,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呢?
興趣是激發學習的原動力,如果學生對朗讀不感興趣,就會怕讀,厭讀?!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才能扎實地學好知識,進而順利地與人交流。那么如何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筆者認為還是體現在“讀”上。
(一)創造文章中的場景。在教學過程中,借助多媒體、掛圖、錄音和老師的體態語言等多種方式,讓學生更加容易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例如在教《小壁虎借尾巴》一課時,可以制作一個Flash動畫,讓學生直觀地看到小壁虎在爬行,讓他們聯想到自己就是那只小壁虎,在一點一點地向上爬,從而使學生深入感悟課文,并在感悟中朗讀課文。
(二)表演讀。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喜歡模仿,對小動物的表情、動作和說話的語氣都相當的感興趣,有強烈的表演欲望。如在教授《要下雨了》一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戴上小燕子、小白兔、小魚、小螞蟻的頭飾,邊朗讀邊體會這些小動物說話的語氣、動作、表情,讓他們融入到故事情境中去,深刻體會,根據自己的理解表演出來。這樣,學生會越讀越想讀,越讀越愛讀?!?/p>
(三)鼓勵性閱讀。教師評價學生的朗讀時,要以鼓勵為主,多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多用發展的眼光看學生。因為小學生識字數量有限,需要積累,尤其是低年級學生識字較少,閱讀中出現的大多數新字要靠拼讀來解決,這就決定低年級學生不可能一步到位把文章讀得非常熟練,只要讀得基本正確、流利,就應該得到教師的肯定。如果學生能根據自己的理解讀出快樂、傷心、喜愛、厭惡等感情來,就要給他們鼓勵,比如讓讀得好的同學當“小老師”,給他們戴一朵小紅花之類的。
教師的示范朗讀可以融情于聲,把書面語言變為口頭語言,創設富有感染力的語感氛圍,從而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教師的范讀與聽錄音不同,教師可根據教材的情況,結合學生的實際,在讀時給學生以提示、暗示。當范讀到要求學生掌握的字詞時,稍為停頓一下,或讀重一點,以引起學生注意,強化他們記憶。當范讀到新詞及難理解的詞、句、段,教師可以用平緩稍低的語調給予適當提示、簡釋,幫助學生揣摩教師是怎樣讀的,感情是怎樣變化的。
語感是指對語言文字的正確、敏銳、豐富的感受力。朗讀是表情達意的主要手段,小學語文佳作甚多,它們都具有極佳的意境美,而這美常常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正所謂“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痹谡Z文的課堂教學中,朗讀是一種藝術的再創造。它能通過聲音把文字表達不出來的地方表現出來,在正確、流利朗讀的基礎上,要著重培養學生根據語感去讀。如在教肖復興寫的《荔枝》一課時,在最后兩段的朗讀教學中,我先讓學生說說在自己的印象里,誰是最疼愛自己的人,然后,對他們說“如果有一天,這些人離你們而去,你會怎樣?”這樣,以悟促讀,就能使學生更快地進入課文所表達的情境當中。學生讀得有聲有色,并且能融入自己的真情實感,從而大大提高了他們朗讀的表現力與感染力。在教《開國大典》一課時,我引導學生想象自己就是一九四九年參加開國大典的記者,正在與三十萬人一道參加開國大典。這樣,當他們讀到“毛澤東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時,那種激動、自豪的感情便會油然而生,便會情不自禁地像作者那樣發出感嘆:“這莊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激情高昂地讀到“新中國第一面國旗——五星紅旗徐徐上升。三十萬人一齊脫帽肅立,一齊抬起頭,瞻仰這鮮紅的國旗”時,就會很自然地體會到五星紅旗升起來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升騰起對新中國無限熱愛的感情。抓住語感進行有感情地朗讀,不但能讓學生把體會到的思想感情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同時還能加深學生對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
學生在閱讀中真正能讀出情感來,教師需要在朗讀技巧上加以適時指導,注意教給學生停頓、輕重音、語調、速度、語氣的方法。如邏輯停頓語句,應把某些成分分開,“他看見小魚在河里搖著尾巴游來游去”應突出主謂分開;又如“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珍珠撒在碧玉盤里”,“星星”和“珍珠”輕讀,可以表達出夜晚寧靜的氣氛。所以,教師在課前要用心選擇朗讀訓練點,側重點,做到有的放矢,讓學生掌握技巧,舉一反三,以提高課堂朗讀教學質量。
以上是筆者個人對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幾點認識,朗讀的方法還有很多,只要我們能夠正確認識朗讀教學,提高自身的朗讀水平,精心地指導學生朗讀,科學地進行朗讀教學,就能讓學生在朗讀教學中學會學習,真正做到“以讀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