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令中
(重慶市渝北區盛景天下小學,重慶 渝北 401120)
從信息技術學科的角度來說,這門學科對于學生的認知能力與創作能力的要求比較高。在平時教學的過程中,其需要教師應用多種教學方法,來實現教學目的。而小組合作學習則是眾多教學方法中的關鍵。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可以充分的調動起學生的學習樂趣,在相互討論相互交流的過程中,實現對困難問題的突破。雖然這種模式有著較強的優勢,但是在實際開展中往往還會存在一定問題。比如說,部分教師在在下達小組合作任務后就不管不問,這也就使得部分小組無法實現全員參與。尤其是那些合作意識與學習動機不強的學生,他們就會出現一種游離的狀態,而這不僅會影響到其他學生,同時也會讓小組合作成為一種“形式主義”。面對這些問題,教師就必須積極面對,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制定不同的教學安排。
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有效體現出學生課堂的主體性,但是教師不能錯誤的認為,在開展小組合作中給予學生極高的自由度就萬事大吉了,相反在實際開展小組合作中,教師應更重視自身的引導工作。在實際開展小組合作的過程中,信息技術教師應當重點關注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的主動性。比如說在電腦教學中會涉及到應用“圖畫”工具,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將教學發展交給學生,即讓學生小組先說出自己的目標再進行開展。一方面,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獲得更加靈活的學習目標,一般學生小組所選擇的大多是經過小組內部同意所選擇的,這樣可以激發出學生較大的興趣。另一方面,這種方式可以更好的開拓學生的探究思維,學生也更樂意在其中付出精力進行探索與交流。
一般出現游離現象的學生,他們主要是在認知能力、興趣表現、社交能力上出現了問題,導致他們無法參與到其中。面對這些“游離”的學生,筆者認為提升他們的自信心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小組合作學習開展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教師應當重視游離學生的心理狀態。這些學生一般在心理上會存在畏懼、恐懼、反感等心理狀態,面對這些狀態教師就必須從自信心的角度來進行。比如說鼓勵學生參與到活動中,讓學生到講臺上親自示范,并給予鼓勵。
其次,要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學生缺乏自信心,導致他們無法真正的融入到小組中,所以在面對這些學生時,除了要打造良好的合作氛圍以外,教師還應當引導組內成員盡量幫扶這些同學,在團隊精神的推動下,實現學習目標。
小組合作學習是十分考驗小組的分工。以往,不少教師都忽視了對分工的指導,導致出現分工不夠明確的現象,這也導致不少合作小組會出現“一人獨秀、各自為政”的現象,在這種背景下,學生也會出現坐享其成、依賴他人的問題,這也不利于信息技術的有效教學。所以教師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中,教師就要做好小組分工的工作。
如,以4人小組為例,組內就可以設立組長、匯報員、記錄員的“崗位”。小組組長可以是那些喜歡幫助他人的學生來擔任,記錄員負責小組探究過程的記錄,匯報員主要負責對組內探究結果的上報。這樣的小組分工模式可以有效保證內部的紀律性,同時在組長的引導下,每個組員都能各司其職,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大化。
合作學習有助于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對學生成長有深遠影響,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合作素養,讓小學合作學習變得更高效。
小組成員有其差異性,組員的學習能力不同,教師需要通盤考慮,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鍛煉。要根據學生情況,安排足夠的讓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時間,保障所有學生的學習效果。
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在小組發言討論時注重傾聽他人發言,不能隨意打斷,這不僅是小組合作學習對組員的基本要求,也是個人文明素養的應有之義。
綜上所述,在教學中通過小組之間的競爭,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生之間互相交流意見,表達自己的想法,也是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與團隊合作能力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