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祖古麗·伊卜拉伊木
(和田地區和田市肖爾巴格鄉小學,新疆 和田 848000)
這是語文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在小學語文教學應樹立正確的教育觀點,人才的觀點,老師要實現教與學的統一,運用傳播知識的經驗來指導學生學習行為,學會工作,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引導學生積極發展,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發展的機制,不斷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達到教學生學習和使用語言文字的目的。但是人是不同的,從現實來看,每個人都有天賦,人也不具備所有的天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短處,只有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長處,揚長避短,人才能得到更好地發展。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了解學生,發現學生不僅要提高智商,還要提高情商。不僅要開發學生的智力因素,還包括非智力因素。
教師使學生想學,會學,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有很大的好處,該怎么落實呢?這是擺在老師面前的一個實際問題,筆者認為: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想學是非常重要的。然而,更重要的是要強調學生的參與,教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學生會學習。
小學生有很強的好奇心,當他們對一些問題感興趣時,大腦就會處于興奮狀態,所以,他們會積極運用大腦去思考,盡一切可能去探索奧秘,以獲得心理上的滿足。根據這一心理特點,在上新課時,教師應創設提問情境,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點燃他們的思維火花,讓他們以積極的心情,愉快地學習。僅僅讓學生想學是不夠的,還要讓他們主動學。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遵守規則,理解學生,還應該注意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讓學生學習知識和方法,所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熱情,使學生積極參與到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幫助他們實現從“社會”到“學習”的飛躍,這是老師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
學生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尤其是小學生逐漸抽象思維的發展,加強形象思維,因而,教師在教學學生創造教學情境時,要手腦并用,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掌握趣味知識。
(一)一節課的教學時間有限,但教學內容過多
如果教師有很多的教學內容不加選擇的,要照顧好每一個教學要求,表面上沒有浪費一點時間,事實上,只是講了皮毛,并沒有突出關鍵點,讓學生感覺像霧像雨又像風,這不是教學的目的,這是浪費教學時間,無法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因此,為了改變“貪多嚼不爛”的局面,有必要努力學習新課標。教師應認真分析篩選一章的教學要求,放棄零碎、片面、非重點的教學要求,圍繞中心要求緊密備課。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密切關注重點內容,精心組織教學環節,選擇最佳的教學方法,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從而,節省教學時間。
(二)一般課堂教學至少有這樣幾個環節,如復習舊課、教新課、鞏固練習、形成技能,但這些教學程序并不統一,而且,還具有優化組合、及時調整、細部微調的特點。在實際教學中,老師經常發現許多教師存在拖延現象,這主要是由于他們在教學過程中,沒有把各個環節銜接好,浪費了教學時間。如果問一個問題,一些教師設計的問題太深,學生暫時無法回答,老師缺乏一點的溝通的藝術,經常大聲喊,最后還是老師回答自己提出的問題,白白浪費了幾分鐘。因此,從教學準備入手,簡化教學過程,使教學過程嚴格、緊湊是非常重要的。教師應精心設計每一個教學步驟,仔細計算每一步所需的教學時間,突出關鍵,鏈接,接下來逐步地完成教學,以防偏離中心,克服重復和緩慢的缺點。
(三)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并非易事。在課堂上,教師必須花時間研究教材,了解學生,查找材料,制定教學計劃,準備上課前,組織教學和其他步驟的努力,在自己的文化素質提高的同時,強化口語表達等方面的能力,優化教學目標、結構、手段。只有這樣才能緩解課時,減少其與教材內容量大的矛盾,使課堂教學進度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
總之,對小學教師來說,在課堂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任重而道遠。教育應該給學生一雙眼睛,使他們能清楚、真實地看世界; 給學生一個完整獨立的人格,使他們身心健全,隨時準備成為有用的人; 賦予他們終身學習和終身成長的能力和習慣。因此,老師認為必須在課堂教學中,改革和扎實工作,然后,在課堂之外的生活空間中,清楚學生的生活活動、情感活動和心理活動的所有生命活動,都有一個學習的過程。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這種學習中感受自然,了解社會和生活。只有這樣,他們才能發展身體和精神,為他們的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