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領
(山東銀鷹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山東 濟寧 272000)
伴隨我國經濟社會的飛速成長,建筑企業的發展同樣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并且,建筑企業的市場競爭壓力也不斷的加大,在這樣的發展環境中,怎樣來有效的提高建筑企業的整體經濟效益,成為了建筑行業最為關注的重要問題,以此來有效推動建筑企業的持續發展。
經濟管理是推動企業良好發展的核心驅動力。踐行經濟管理工作的宗旨是確保成本預算的高效性與準確性,合理避稅,減輕稅收負擔,優化資金分配,增大資金綜合利用率,進而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促進企業的穩定發展。在建筑企業的經營發展進程中,立足于長期發展角度執行經濟管理工作,有助于優化資源配置,促進各部門的協調配合。另外,在工程項目建設周期內,全面貫徹落實經濟管理工作,不僅可以協調控制財務狀況,還可以全方位動態監管整個施工流程,最大限度的壓縮施工成本。在工程建設施工過程中,一旦出現質量缺陷或安全問題,勢必會增加施工成本,影響工程經濟效益。由此可見,建筑企業應當在保障工程建設質量的基礎上,加大對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視力度,壓縮施工成本,從而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達到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
一是動態管理經濟意識不足。建筑經濟管理工作人員在管理經濟過程中沒有從工程全壽命周期層面來分析對待這一工作,無法結合建筑工程實際情況動態管理經濟行為,造成企業建筑工程開展與經濟管理成本脫節,存在不匹配的問題,無法發揮出經濟管理的實效性。二是長遠管理觀念的缺失。有些建筑企業在運營發展中,由于領導者和經濟管理人員將眼光放在短期經濟效益上,沒有從長遠角度制定經濟管理戰略目標,缺失長遠管理觀念,導致員工經濟管理工作效率低下,積極性與自覺性不足,沒有及時發現建筑工程由于涉及變化和返工問題所增加的隱形成本變化,影響了經濟管理工作的質量,不利于企業的長足發展。
針對大多數建筑企業,現有經濟管理人員都是非專業人才。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包括如下幾方面:其一,建筑經濟管理屬于新興管理工作,大部分管理專業學生并未接受過系統教育,且專業輔導缺乏針對性;其二,建筑企業的人員招聘過程中,對經濟管理人才選拔缺乏重視,崗位準入標準偏低,并且未組織崗前技能培訓與職業素質教育,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不達標,無法滿足實際工作需求;總而言之,建筑企業經濟管理崗位與人才配置方面存在的這些問題,均極大的制約了建筑企業的良好發展。
完善建設項目經濟管理體制是能夠有效促進經濟管理穩定發展的基礎。1.應該強化建設項目經理對經濟管理的明晰。闡明經濟管理的重要性和經濟管理對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影響,并利用宣傳的方式來不斷強化建筑項目整體工作者對經濟管理工作的了解。2.企業不斷完善經濟管理的相關制度,規范建筑工程經濟管理體系對經濟工作開展的影響力,尤其是在施工過程中重要內容的經濟管理。因此,建筑企業必須創建科學、規范的經濟管理體系。3.企業應該不斷強化經濟管理工作者的專業素養,要對經濟管理人員職業素養和技能提出新的要求,有效滿足經濟管理工作開展的需求。
首先,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建筑工程項目的最終使用者就是人民群眾,在這一過程中,通過對樹立以人為本的工程管理理念,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升工程質量與安全,進而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合法利益。其次,要樹立人人參與管理的理念。施工人員很多都是一些技術人員,對自己的領域有專業的研究,而工程總指揮主要負責工程項目的進度管理,對一些專業技術在理解、運用上有待加強,通過樹立人人參與的管理理念,充分發揮專業技術人員的優勢,進而保證工程的質量與安全。
由于各建筑企業對項目經濟管理人員的職業素養的標準要求偏低,導致管理工作存在諸多漏洞。為此,切實強化基層隊伍建設勢在必行。首先,針對畢業于正規院校,但缺乏實踐工作經驗的管理人員,進行系統培訓與職業素質教育,深化管理人員的法律認知,并以此為基準,培養基層員工的獨立分析與處理能力,切實解決實踐管理環節存在的各類問題。其次,建筑企業要加大對人員招聘工作的關注度,提升崗位準入標準,且積極組織崗前培訓,采取內外部培訓相結合的模式,擴充工作人員的管理知識儲備,從而優化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最后,開展定期培訓工作,有助于促進管理人員的溝通與協調配合,完善建筑經濟管理,促進建筑行業的穩定發展。
綜上所述,在建筑行業市場競爭日益白熱化的大環境背景下,建筑企業應當順應行業發展趨勢,轉變經濟管理理念,改善管理措施,力求充分發揮出經濟管理的實際價值,優化資源配置,壓縮運營成本,以此提高企業的綜合效益,促進建筑企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