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盼
(山西省運城市臨猗縣臨晉鎮西關小學,山西 運城 044102)
隨著教育教學目標和要求的不斷提高,教學改革也在時代發展和社會需求的引領下不斷進行完善。小學教育作為義務教育階段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正在逐漸實現向提升教學質量的目標轉變。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學校和教師更關心學生在課堂的學習表現以及教學效果,通過對課堂有效學習時間的把握,提升數學課堂教學質量,讓學生可以充分利用好有限的學習時間,提升學習效率,從而顯著提升小學生的學習能力。本文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作為主要討論對象,結合教學方法與學生能力提出教學質量提升策略,以促進小學生數學學習能力和數學核心素養的進一步提升。
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根據教學目標、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模式的不足和差異大致包含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教師在開展數學課堂教學時,沒有充分明確每堂課的教學目標,對課程的進度、內容以及教學側重點安排不夠合理。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分追求對教材知識的專注教學,從而忽略了學生在課堂的學習掌握情況。教師在課堂往往留有很少時間去給學生進行充分的思考和分析,而是以發布課下作業和任務的方式要求學生自己進行學習和鞏固[1]。小學生的自制力和約束力較差,且很難根據教材知識安排科學合理的開展學習和鞏固任務。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忽視,讓學生逐漸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最終影響到數學課程學習效果。第二,教師的教學方法較為固定,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核心素養具有較大阻礙。傳統的教學方法往往以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為主,最終以提升學習成績作為主要目標。在學生綜合素質需求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傳統數學教學方法已經無法充分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能力標準。教師單一化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停留在解題層面,學生對于數學思維的培養以及數學知識的實際運用都存在較大誤區。加上傳統教學方法枯燥乏味的教學特點,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一步受挫,課堂教學質量較差。第三,教師的教學設計原則較為程式化,并沒有充分滿足不同階段學生的學習目標。教學設計原則不僅需要考慮課程的知識性與難易性,同時也要兼顧課程的趣味性和引導性,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主動思考,從而達到提升學習能力的作用。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忽略了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教學設計理念還需要進一步改進[2]。
當前在小學教育教學階段存在的問題,已經逐漸影響到小學生學習能力的有效提升,需要教師利用多種教學方法,結合學生的個性化數學學習需求開展課堂教學,在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同時,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素質。
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教師要以明確的教學目標突出教學重點內容。教師在指定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案時,應當以教材知識作為主要藍本,同時注重考慮學生的學習進度以及學習能力。教學目標需要和學生的學習水平相適應,教師不僅要對學生的日常學習情況進行調查和分析,同時還要結合學習重點合理安排教學內容,以更加全面和科學的教學方案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化學習要求。數學知識和內容往往具有一定的連貫性,學生每節課程的學習情況將對后續的學習效果產生較大影響[3]。對于教學重難點內容,教師不僅要把課堂主要時間分配到這部分知識上,同時還要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不斷強化和鞏固,以幫助學生充分理解重難點知識,并逐漸達到解決實際問題的水平。比如教師可以在每節課程開始之間,利用短暫的五分鐘對學過的重難點知識進行回顧,可以采用知識概念簡單串講或者問題訓練等方式,讓學生的知識掌握水平越來越扎實,從而大大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數學作為抽象性較強的一門學科,是解決生活實際問題最有力的工具之一。傳統數學教學方法讓數學學科教學與生活實際嚴重脫節,導致學生無法從學習發展需求的角度提升對數學學習的好奇心[4]。為了讓小學生深刻理解數學學科的實用性,促進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提升,教師需要將數學教學方法生活化。以多樣的實際案例為學生提供大量實用性數學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構建數學知識體系以及數學思維意識,讓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充滿積極性。
教師在利用數學教材講解數學知識時,忽略了與學生之間有效的互動交流。教師無法在課堂隨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對后續的課堂教學產生較大負面影響。教師要從問題設置出發引導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通過有效的師生互動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與此同時,利用多種形式的互動,讓師生關系更加融洽,學生逐漸樹立了強大的數學學習自信心,從而有利于數學教學效果的進一步提升。
總而言之,數學作為一門循序漸進的抽象性學科,對于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具有較為重要的意義。如何活躍數學課堂氣氛,讓學生的學習質量在高效課堂教學方法的帶動下獲得長足的發展,是當前教師開展教學改革工作的當務之急。教師要明確課堂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以充滿多樣性和個性化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創設生動高效的教學情境,以顯著提升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從而構建和完善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