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
(河北省石家莊鐵道大學,河北 石家莊 050043)
伴隨著高新技術逐步發展,智能交通、智慧農業以及智慧醫療等行業應用逐漸發展。鐵路行業作為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有很多可以改進的方面;我國在智能鐵路領域,目前位于世界領先水平。相關應用實例有,智能京張鐵路、京雄鐵路等,逐步引入智能鐵路建設新階段。目前國外在智能鐵路建設方面,主要劃分為歐、美、日為三大陣營,這三大陣營在智能鐵路建設領域也有一定建樹。
伴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相關技術發展,世界各國的鐵路運輸都逐漸依托高新技術基礎,逐步提高鐵路運輸的服務質量,基于生態環保的概念,一定程度上還可有效的節約資源。
2013年,俄羅斯發布了《2016—2020年全面創新發展計劃》,目的是有效規范鐵路系統的內部管理,進一步增加鐵路系統市場占有額,實現俄羅斯鐵路健康可持續發展。在規劃中,明確了鐵路在數字化時代下的發展目標及任務,其規定范圍包括運輸管理、列車車輛以及基礎設施的健康監測、列車控制等內容。在2015年,法國推出了數字化建設法鐵項目,主要是通過連通列車——路網——站房這三大區域的網絡,加強互聯網的工業應用建設,從而實現鐵路相關企業對生產效率、工作質量等追求,又能夠更好地滿足旅客的服務要求,提升對準點率、舒適性等。繼法國之后,英國又規劃出數字時代下的鐵路發展規劃藍圖,其主要突出了當前英鐵面臨的挑戰及其應對措施,其中包括:第一,倡導藍牙及生物識別技術,以淘汰創新傳統售票技術;第二,研發生產新型列車座椅,從而增加列車載客量;第三,設計制造智能列車,提高列車的發車及使用頻率,提升經濟效益。
在中國,將鐵道部進行部門改革,成立了鐵路總公司,在建設智能鐵路的過程中,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得到進一步應用,逐步制定了清晰的智能鐵路發展戰略。
在鐵路安檢過程中,傳統的安檢方式是工作人員通過X光安檢機進行看圖識別,這樣帶來的缺點是崗前培訓周期長,工作人員容易產生作業疲勞,造成誤檢、漏檢等工作失誤。為了解決這一弊端,我們可以應用人工智能技術,采集其他安檢領域的安檢圖像與數據,結合當前流行的人工智能算法,能夠實現自動化識別,從而極大程度上提高了鐵路安檢的物品正確識別率,降低了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降低工作誤差發生率。
在鐵路安檢領域中,長春西高鐵站目前已經采用了人工智能X光安檢設備,通過利用圖像處理和云端計算技術,研發出了高鐵站智能檢測系統。其中,關于智能檢測的詳細步驟,對圖像進行特征點檢測及匹配,精選新拍圖像,通過兩次圖像的空間轉換矩陣,在進行一系列圖像處理,例如剪裁、圖相差、圖像去噪等步驟,實現人工智能異物檢測。
目前,該人工智能X光安檢機可進行200 ~ 1000億次/秒的圖形運算,實現自動識別安檢物品,即使是拆分寄運的槍支零件,也可被檢測出。該系統目前可支持識別多種刀具、槍支、瓶裝液體等。
為了進一步建設生態友好的地球,國內外各行業均不斷尋求節能方案,鐵路行業也不例外。在有關統計數據中,車輛運行消耗的電量是鐵路整個系統的主要耗電部分,可高達60%~80%,因此實現車輛節能是問題源頭。目前,日立公司采用SiC成分制造出的主變流器,可極大程度上降低整個鐵路主回路系統的能源消耗。伴隨著信息和通信技術(簡稱:ICT)發展,鐵路行業通過采集傳感器信息,優化車輛運營、車輛傳統方案;在進一步利用人工智能深度學習,可實現高效處理大量數據信息,將采集的傳感器信息進行分析,基于大量的樣本進行訓練,即可找出降低能源消耗的最佳解決方案。
各行各業都出現了生產自動化需求,因此針對軌道清潔方面的自動化需求,研發出了一系列軌道自動清潔機器人。例如,西南交大研發出槽型結構的軌道清潔機器人,采取吸掃結合式的軌道清潔方案,利用導向輪,可較好地清潔鋼軌這一特殊的槽型結構,使得清潔車具有曲線行徑能力。為了實現清潔車多用途,長春理工大學研發出一種陸軌兩用清潔車,使得軌道清潔自動化又向前邁進一步。
當今,人工智能技術在我國鐵路領域的應用仍然不夠成熟,還有待進一步發展,我們仍然面臨在許多問題,這需要在發展高科技技術時,更應該注重高科技技術的行業應用推廣。相信智慧鐵路建設將會日漸完善,智慧鐵路的發展日漸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