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楠
(哈爾濱市動力市政道路工程處,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近年來,社會經濟實現了持續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對于市政基礎工程質量也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市政道路屬于交通運輸施工中的重點工程,關系到民生建設,一直以來都是人們熱議的焦點。所謂市政道路主要是指出現于城市區域內的主干路、快速路以及次干路,是出行的必要交通道路。不可否認,由于早年技術、材料、設備等的限制,導致一些市政道路的質量達不到標準,存在一系列的安全隱患。對新材料進行研究,推廣實施新技術措施,是解決問題的主要方式,符合市政道路未來的發展方向,也有利于減少日后維修的次數。
市政道路關系到民生工程,影響人們的出行安全。在道路施工中應用新材料,能夠提高整個道路工程的整體質量,讓道路更具耐久性。同時,還有利于降低噪聲干擾,兼顧好經濟與社會效益。
市政道路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是當前工程建設的重點工作之一。與其他的項目不同,市政道路施工所需周期長,復雜性大,所需成本也較高。如何在不降低工程質量的基礎上,提高施工質量,就成為了當前工程建設的重點。新材料的應用,就滿足了這一特征,它能夠防止因材料問題出現的二次維修,控制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進而降低成本開支。
施工進度遭到影響是市政道路修建中較為常見的問題之一,特別是因材料不符合要求,進行再次購買,很容易增加施工時長。因此,在施工最開始的時候就做好新材料的選擇,能夠避免上述問題的發生,進而控制好施工的進度。
目前,我國在市政道路施工環節相對比較容易出現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如下幾種:首先,是市政道路路面裂縫的問題。據調查,目前我國用以市政道路施工的原料主要是由瀝青混合料路面所組成,這種原料會在長期的使用、工作中由于汽車的反復通行而產生龜裂、反射裂紋等裂縫,從而影響后續的道路安全使用情況;其次,是由于用于建設道路的瀝青膠黏和能力降低所造成的路面基質松散等問題,長期放置這種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容易造成路面坑、槽問題的存在,從而影響車輛行駛的安全狀況等問題;第三,是來源于車轍方面的損害,車轍問題是致使市政道路發生形變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在公交站臺、坡體路段等特殊路段出現的幾率最高,這種車轍問題的存在會使得路面在的料模量降低,進而使得市政路面產生不可逆轉的損害;最后,長期的積水浸泡會使得水分子在外界重力和車險耦合的作用下破壞施工材料內的分子結構情況,從而使得瀝青膜發生脫節,從而造成市政道路的損毀等問題。
瀝青瑪蹄脂碎石混合料被建筑人員簡稱SMA材料,該材料中存在一定的粗集料成分,這些物質成分間存在一定的空隙,并且通過瑪蹄脂材料進行填充,使得瀝青瑪蹄脂碎石混合料的嵌擠效果大大提高,可起到較高的荷載變形能力和高溫抗車轍作用,此外該材料還有在高溫環境下,穩定性較高的特點。材料結構內部應用了瀝青瑪蹄脂進行了縫隙的填充,因此材料本身具有較高的粘度,在低溫條件下,混合料具有較高的低溫變形能力。同時,該材料具有較低的孔隙率,一般情況下水分是無法進入材料結構內部的,也就具有很好的水穩定性。由于材料進行了填充,因此內部的瀝青很難和空氣發生接觸,將其應用于市政道路建設中后,路面不易老化,更不易發生變形,從而大大提高了市政道路的結構穩定性與使用強度。應用SMA材料進行市政道路的施工建設,在完成夯實操作后,路面會產生
較大孔隙和構造深度,實現了帶路防滑行能的提升。此外,一旦遇到雨天,路面不會出現較多的水霧,對燈光反射小,噪聲也較低。經過我國技術人員的反復試驗檢測,最終確定該材料具有較大的應用優勢,并且在一些地區投入實際使用之后,其效果也比較明顯,因此在全國范圍內得到了推廣。
瀝青混合料是歷來我國市政道路施工中必不可缺少的建筑材料,近年來,新型可再生瀝青混合材料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在實際應用中,選擇材料種類時,應按照工程實際使用需求、當前地域的地質條件、運輸路線等因素,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選擇恰當的建筑材料。新型瀝青混合料最大的優勢在于可以預防路面變形,由于這種材料的承壓能力較強,且表面摩擦力較大,常用來作為混合添加劑。另外,新型瀝青混合料制作方法簡單明了,操作簡便,整體性能較好。
微表處稀漿混合料作為一種新型施工材料,目前已經成功應用于城市道路的建設工作中。該材料采用合適級配的石屑、砂漿、填料以及聚合物改性乳化瀝青、外滲劑等,依據固定的比例配制而成,在材料的攤鋪過程中,要注意攤鋪量的控制,將其攤鋪厚度控制在 0.5-1cm。該材料施工流程相對簡單,可以有效節省施工時間,增進施工進度。同時,此材料不易滲水,能夠有效防止路面積水進入道路內部結構以及路基中,減少了瀝青路面水損壞問題的產生。此外,在路面由于受到車轍影響而受到損傷時,也可以通過微表處稀漿混合料進行路面的快速維護。
聚苯乙烯泡沫是由聚苯乙烯樹脂中添加發泡劑,通過熱轉化的方式,使其內部產生氣體,從而變成一種泡沫塑料。這種材料的優勢在于使用壽命較長,同時,需要輔助以質量較輕的路基材料共同使用,將聚苯乙烯泡沫材料根據道路的使用需要鋪在路基的表面,能夠起到分散壓力的作用,從而保護道路結構。
與前些年相比,中國雖在市政道路技術創新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切實有效緩解了我國城鎮中日漸增加的交通壓力,但是就其實際應用情況來看,道路的建設還存在很多環節需要進行全面提升與嚴格把握。另一方面,各種新型材料的應用使我國市政道路的施工質量得到了保證,進一步提高了道路使用強度與使用安全性,為交通事業的穩定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