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
(安徽恒通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0)
公路建設是我國一項非常重要的基礎建設,其質量建設對于公路的使用壽命而言也至關重要,從而才能更好地為人們的生活帶去便捷。但是目前來說,很多公路存在質量不及格的問題,對于人們的出行安全也造成了較大的隱患。因此,技術的革新非常重要,對于較為復雜的地形,要提前進行勘測,采取合適的建設技術,比如軟土地基技術對于復雜地形就非常實用,同時在施工過程中,要加強質量監測體系,隨時糾正質量不過關的道路段,這樣才能更好的促進公路的質量建設。
軟土地基技術的使用多見于山區道路建設,因此軟土地基的含水量相比一般土質會高出較多。而且軟土地基沒有較好的滲水功能,所以含水量甚至可以達到百分之七十。這種高含水比例,會導致土壤的流動性增強,地基也會不夠穩固。
由于軟土地基的含水量較高,必須采用強硬措施進行地基加固。而軟土地基的壓縮能力較好,因此壓縮排水是一種常見的排水手段,從而增強地基的穩定性。但是經過擠壓的軟土地基,如果長時間不能凝固,將會對公路建設的質量形成較大影響,甚至導致公路建設不能順利開展。
在軟土地基的處理過程中,還要注意及時對軟土地基中較高比例的含砂土和黏土進行排放,如果不能及時處理這些雜質,軟土地基的凝結速度過快,就會影響到軟土地基的滲透能力。若是對于軟土地基盲目處理,比如直接采用擠壓的方法,又會影響軟土地基的凝結速度,甚至由于軟土中產生的大量氣泡,會對排水通道造成阻塞,影響到公路建設的進展。
通過在軟土地基表面鋪設沙礫層,能夠有效擴大排水面,避免因為軟土地基的強壓縮能力導致的排水凝結能力降低,從而保證軟土地基的穩定性。對于軟土地基基底的應力分布以及基底的沉降量,排水砂層并不能帶來明顯的影響,但是對于沉降速度能夠有明顯的提高。凝結時間也能得到明顯的縮短。
這個方法適用于較低的路堤高度并且泥沼地帶以及軟土地基的厚度小于兩米。在替換填土之前,要先將淤泥和軟土挖出來,再將滲透能力強的材料(比如砂礫、片石、卵石)和適量水泥、石灰混合起來分層對地基進行填筑。
擠淤法適用的條件是:地基表層沒有明顯硬殼、流動性較強、排水性較差、淤泥厚度較低(3米以下),石塊容易得到。在施工過程中,要注意不能采用不易風化的材料,通過勘測泥稠度來決定片石大小,片石直徑小于30cm的不應該超過片石總量的20%。拋投時要本著先中間后兩邊的原則,先沿著路中線拋投,再轉到兩側路邊,如果地基面的斜坡斜度較大,則要從高的一端向低的一端進行拋投,加大低的一端的厚度,使得較低一端有著一段平整的臺面,這樣才能促使淤泥更好的排出。
所謂土樁的穩固就是利用專門的機器對于軟土進行加固從而使其變為土樁,這樣土樁將和其他軟土共同組成復合地基。一般用來加固土樁的材料是生石灰或者水泥或者粉煤灰,對于含砂量較大的軟土多采用水泥,水泥和軟土的比例應該在7%到15%之間,而含砂量較低的軟土則可利用生石灰加固,比例在12%-15%。
對于一些深度較高的基坑,已經無法用替換填土的方法進行軟土處理,則可以利用高壓注射噴漿的方法。根據已經勘測過的地質報告尋找到軟土層的位置,然后用鉆機鉆到軟土層,再將已經攪拌好的水泥漿等用高壓設備注入軟土層,能夠促使軟土與其他土體有機結合,從而提高地基整體的穩定性。
在以前對軟土地基的處理中,也采取過強度壓實的方法,但是由于軟土地基的強度較小,只有通過高強度的夯實將柔軟的地基壓實,將水分擠壓出來,才能從而改善其質量。高強度夯實處理的方法雖然較為簡單,操作性也強,但是在剛開始施工的階段,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造成夯實程度不夠的情況,從而對施工質量造成不良的影響。因此,在施工前先進行器械檢查是很有必要的。
無論針對哪種軟土地基,基本都可以用這種方法處理。粉噴樁復合地基處理作為一種化學加固方法,在利用相關的器械施工之前,先要將水泥、石灰等在軟土地基中進行攪拌。水泥、石灰能夠對于軟土地基中的水分進行有效吸收,較好的促進軟土凝結,增加軟土地基抗壓性。
軟土地基技術作為地基建設方面的重要技術,適用于一些地勢比較復雜的區域。在建設中運用到軟土地基技術,對于公路建設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經過優良的技術加持,料號建設也能更加完善。隨著時代的發展,城市建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城市的交通建設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但是在建設公路時,經常會出現軟土地基,這時就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技術進行解決,從而保障道路的質量建設,加強我國公路建設,為國民經濟的發展起到進一步助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