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雨茗
(中國海關管理干部學院,河北 秦皇島 066004)
黨的十九大是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提出了新理念、新論斷、新思想,確定了新任務、新舉措、新目標,需要通過系統學習實現準確領會。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首先要從仔細研讀十九大報告的主題入手。依據戰略意義和發揮作用不同來劃分,報告主題的內涵具體分為三個部分。第一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①,發揮精神引領的關鍵作用;第二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②,為中國發展確定方向、指明道路;第三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③,確定中國發展的近期目標、長期規劃和歷史使命。
2016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發表了題為《不忘初心 繼續前進》的重要講話,首次在全黨范圍內提出了“不忘初心”重要理念。這一理念一經提出便迅速得到了全黨同志和全國人民的高度認同,掀起了國內較長一段時間普遍學習的熱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發揮的精神引領作用,貫穿十九大報告始終,是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靈魂所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人民”一詞共出現203次,充分體現出黨對人民的重視,對人民需求和發展的重視。歷史和實踐證明,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謀求廣大中國人民的幸福為建黨初心、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立黨使命,這是激勵中國共產黨前赴后繼、接續奮斗的根本動力。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無論走得多遠、走到哪里,中國共產黨人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任何時候,我們都要牢記黨成立的初衷是為廣大中國人民謀幸福,牢記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牢記人民對于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是中國共產黨人前赴后繼的動力和目標。當前,全國各地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這是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載體,更是對全體黨員精神領域的一次洗禮。
一個國家只有統一對前進方向和未來道路的普遍認識,才能齊心協力、步調一致,才能集中力量辦大事。因此,“舉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問題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至關重要。對于擁有近14億人口的中國來說,道路問題事關重大,關乎黨的命運、關乎國家發展、關乎人民幸福。對于這一關鍵性問題,十九大報告沿用了黨的十八大報告中的表述,即“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④,體現出雙層含義。第一,中國的發展不能走改革開放前的傳統社會主義道路,要矢志不渝地堅持改革開放。中國開放發展的大門永遠不會關閉,還會越開越大。第二,中國將堅定不移地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絕不照搬照抄西方政治制度模式。自信源于實踐,中國共產黨的自信源于“極不平凡”的五年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全方位、多領域、深層次、開創性的歷史性成就。我們將堅定不移地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鞏固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取得的舉世矚目的非凡成績,鞏固十八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重大成就。
報告指出,我國的近期目標是取得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勝利。其中,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標志,即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實現精準脫貧和污染防治。黨的十九大將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分為兩個階段來安排,這是新時代背景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重要戰略安排,體現出以下三個特點。
其一,把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標提前了15年,即提前到2035年。原因在于,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我國實現了明顯超出預期的巨大發展,未來我國仍將保持長期向好的態勢,發展潛力巨大。
其二,豐富了第二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具體內涵。一是增加“美麗”兩字,使其與“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實現完整對應,使生態環境情況成為衡量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指標之一,對于積極推進我國生態環境建設和綜合環境治理具有重要意義;二是改為“強國”的建設目標,提升了第二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標準和內在要求。
其三,不再提GDP翻番類目標。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呈現的突出問題由產能不足轉變為發展質量不高,社會主要矛盾已經發生變化。為了更好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全面發展,面對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需求,我們要關注的重點是發展過程中不平衡不充分的因素給改革發展全局帶來的掣肘,而不只是直觀的GDP增速。
第一,深入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意義。新時代以黨的十八大為開端,黨的十九大正式確立了新時代的指導思想,提出了新時代黨肩負的歷史使命,作出了符合新時代要求的戰略部署,明確了這一時期黨的建設的新要求。對于中華民族的延續和發展來說,這意味著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歷經幾百年的艱難求索終于迎來了生機勃勃的光明前景。1949年新中國成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帶領勞苦大眾擺脫了列強欺辱和軍閥壓迫的牢籠,實現了中國人民“站起來”的偉大革命。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標志著改革開放的號角響徹在中國大地,推動中國人民逐步走上“富起來”的偉大改革。2017年黨的十九大的勝利召開,標志著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華民族正在逐步實現“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對于國際社會主義事業來說,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當今世界彰顯出卓越的指導意義和時代價值。1991年蘇東劇變、蘇聯解體后,兩極格局被打破,兩極中的一極社會主義陣營在經歷巨變后,在當今國際社會僅留下中國、朝鮮、越南、古巴、老撾五個社會主義國家。因此,中國進入新時代的重要論斷展現出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世界煥發強大生機和活力,對國際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具有重大激勵作用;對于發展中國家、世界各國乃至全人類來說,意味著全球化的歷史進程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正彰顯出卓越的示范效應,為積極探索發展路徑的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了中國方案、貢獻出中國智慧。
第二,深刻領悟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的轉變。隨著人民文化水平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⑥。當前,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是發展過程中逐步凸顯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這已然成為制約我國人民獲得感和幸福感取得的主要影響因素。我們要從以下三個方面,準確認識、深入學習、積極領會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變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兩者之間的重要關系。
其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指社會主義的不發達階段。經濟發展是影響階段判斷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決定性的唯一條件,社會總體發展水平也是重要影響因子。綜合多重因素判斷,我國仍將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的不發達階段,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其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一個很長的歷史過程,隨著改革和實踐的進一步深入,社會主要矛盾必然隨之發生變化。實踐過程中,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和把握這種不斷變化的特征,以此來解決我們在改革和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其三,當前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因此,我們要堅定不移地落實和發展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更好實現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全方位發展和深層次變革,推動社會總體發展水平的全面提升,使人民切實增強幸福感和獲得感。
第三,學習領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地位和豐富內涵。
新時代提出新課題,新課題催生新理論,新理論引領新實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提出順應了新時代發展潮流、結合了歷史發展規律、體現了人民意志,是黨章中規定的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和全黨的行動指南,其思想內涵豐富、立意深遠、意義重大。為有力推動全黨積極運用這一思想武器武裝頭腦、指導工作,報告將這一思想提煉為“8個明確”“14個堅持”。我們要在深刻學習領悟其歷史地位和豐富內涵的基礎上,把這一思想切切實實地落實到改革的全部領域和各個環節,以思想引領實踐、用實踐創造未來。
近代以來,實現民族復興就是全體中華兒女最偉大最深刻最執著的夢想和追求。新時代的歷史條件下,中國共產黨要帶領中國人民堅守初心、凝聚力量、恪守使命、不懈奮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需要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和偉大事業來努力支撐和積極助力,深入理解其關系十分重要。四者共同構成一個有機整體,其內在相互聯系、彼此貫通、互相影響,其中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發揮著至關重要的決定性作用。因此,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實踐中,我們要既要用整體的宏觀視角將四這個方面有序協調推進,也要在微觀領域有重點有計劃地著重加強。
當前,國際形勢風云變幻,區域爭端和貿易摩擦時有發生,地區沖突和局部對抗日益顯著。近期,由美國單邊挑起的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升級,美國宣布擬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征關稅,這是對我國核心利益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嚴重損害,也必將對國際經濟發展產生嚴重負面影響。對于美國肆意挑起爭端的行徑,我國表示強烈反對并將采取必要反制措施。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形勢,我們要堅持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積極主動、扎扎實實、一以貫之地學習貫徹落實新思想。遵循十九大報告主題的理論視角,深刻理解十九大報告主題的理論內涵及戰略意義,我們要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守崗位、各盡其責、積極奮斗,為迎接新中國成立70周年助力添彩,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注釋:
①②③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④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⑤⑥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