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君梅
(河北省文安縣大柳河鎮常久村中心校,河北 文安 065800)
培養小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是創新教育落實的重要內容。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中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通過小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激發其寫作的興趣,提高寫作能力,有利于寫作教學內容與方法的豐富。明確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目標,給學生更大的發展平臺,是創造性思維培養的目標。
首先,教師可以利用表演活動,引導學生走進作文學習情境。加大教學設計的力度,有意識、有目標地組織學生針對寫作主題進行表演,給學生最直觀的學習感受,能夠促進學生深入感受寫作的主題。比如以“偉大的媽媽”為題目寫作前,教師可以讓小學生想一想媽媽最感動自己的事情,并自由結組,共同創造一個小表演,將自己心中最偉大媽媽的形象展示給其他同學。學生的表現一開始,寫作學習氛圍就得以形成,小學生的思維逐漸活躍起來,寫作學習興趣也大大提高。用表演解決小學生無話可寫的問題,是不錯的選擇。
其次,利用科技作品展示,引導學生走入作文學習情境。小學生年齡尚小,他們的生活經驗不足,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是促進學生寫作水平提高,創造思維形成的重要方法。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示自己的汽車模型或者輪船模型,讓小學生將自己的科技品體驗過程記錄下來。在真實情境的支持下,小學生接觸到生活中難以接觸的事物,寫作思路會逐漸打開,能力也會隨之提升。
第一,續寫閱讀文章。利用關聯內容,將閱讀與寫作學習結合在一起,合理利用閱讀學習內容,組織學生續寫文章,能夠提高小學生的想象力,促進其創造性思維的形成。比如在學習了《魯班和櫓板》時,為了培養小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文章的一部分。小學生的想法千奇百怪,一些小學生覺得魯班一定將兩根棍子接在一起,一些小學生寫道魯班用棍子哄走了鴨子。無論小學生寫得多么離譜,教師都要肯定小學生的想象,維護小學生的創新性思維。
第二,創造性描寫圖片。在小學語文課本中有許多插圖,一般來講,教師會利用這些插圖讓小學生去理解文章中的文字。同樣,教師也可以在閱讀教學引入時,先給小學生看插圖,讓他們對插圖的人物表情、動作進行描寫,落實寫作練習。鼓勵學生擴大圖片的故事背景,豐富人物形象,在這一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圖片具有形象性,與小學生的形象性思維模式相符。用圖片引導小學生練習寫作,有利于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
給小學生機會去接觸不同的文體,于小學語文教學中組織學生寫人、寫事,引導小學生描景、寫物,能夠激活學生的思維,促進小學生建立全面的寫作意識。教師可以將科幻因素引入到散文與記敘文中。小學生的想象力豐富,但只有讓小學生將想象力發揮出來,才能促進他們找到個人成就感。用寫作的方式,鼓勵小學生大膽想象,寫一些不存在于現實生活中的事情,往往能夠讓寫作學習活動變得更有樂趣。小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不足,教師可以給小學生準備一些候選的題目,像《我在月球上的生活》《海底世界》或者《我在沙漠尋寶》等,都符合小學生的審美,能夠吸引小學生參與到寫作學習活動中來。
綜上所述,小學生的作文學習需要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學生樂于創造,才能成為文字的積極組織者。寫作的過程,就是創造的過程。用不同的方法激發小學生的思維,促使他們保持思維的活躍性,融入小學語文作文學習活動中,才能保障作文教學的效率,推動其創造性思維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