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會芳
(河南省新密市職教中心,河南 鄭州 452370)
中職校園作為國家一項技術性人才培養的專業機構,逐漸受到大眾的關注和認可。但是由于中職校園學生本身的特點,以及傳統教學方式等影響,導致學生很難對知識學習產生興趣,這也造成課堂教學的整體效率低下,教師教學的情緒越來越不佳的這種狀況,因此,本文也提出快樂體育的教學理念在課堂中的融入,希望能夠在根本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且以立定跳遠作為本次分析的教學案例,希望能夠發揮出,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整體質量。
1.通過本次課的學習使大多數學生初步掌握立定跳遠的技術動作。2.發展學生的跳躍能力、協調性、靈敏性,提高學生下肢力量和立定跳遠水平。3.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精神和終生體育意識,增強集體榮譽感。
1.快速有力的起跳是決定立定跳遠成績的關鍵,因此定為本節課的重點,我將通過激烈游戲中快速重復的起跳練習來解決。2.由于學生體質較弱,做到空中展髖動作有些難度,因此定為本節課的難點。
1.動作要點。
預擺:兩腳左右開立,與肩同寬,兩臂前后擺動,前擺時,兩腿伸直,后擺時,屈膝降低重心,上體稍前傾,手盡量往后擺。要點:上下肢動作協調配合,體稍前傾。
起跳騰空:兩腳快速用力蹬地,同時兩臂稍曲由后往前上方擺動,向前上方跳起騰空,并充分展體。要點:蹬地快速有力,腿蹬和手擺要協調,空中展體要充分,強調離地前的前腳掌瞬間蹬地動作。
落地緩沖:收腹舉腿,小腿往前伸,同時雙臂用力往后擺動,并屈膝落地緩沖。要點:小腿前伸的時機把握好,曲腿前伸臂后擺,落地后往前不往后。
騰空展體:起跳騰空后,并充分展體(三大關節“髖、膝、踝”伸直)。要點:空中展體要充分,強調三大關節伸直要自然、協調。
收腹抬腿:收腹抬腿,小腿積極往前伸,并成“蹲距式”要點:積極收腹,小腿前伸。
1.游戲名稱:“火車賽跑”2.練習目的:活躍課堂氣氛,發展學生一般跳躍能力,培養團結協作意識。3.場地器材:籃球場、皮尺、秒表。4.練習方法:畫兩條相距10米相互平行的線。將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如干組(每組5-8人),成縱隊站在起點線處(每隊之間相隔2米)。教師喊“預備”時,每人以左手扶在前一人的肩上,右手托住后一人向前抬起的右腳踝組成一列“火車”。發令后,各隊排頭用走步帶領后面的隊員以單腳集體向前跳進,以最后一名隊員到達終點線的隊為勝。
豐富的語言能夠更好的吸引學生注意力,所以在快樂體育的活動開展過程之中,教師也需要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和歡樂、有趣的目的,以及不落俗套的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真正的感受到體育課程所具有的樂趣。同時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的融入到體育知識學習的過程之中,為學生帶來全新的知識學習體驗。人們在從事體育運動過程中,其主要的動機就是追求體育運動階段所具有的無窮樂趣,就如同樂曲中各種旋律,以及舞蹈中的各種節奏,所以,教師也需要抓住自身所具有的語言魅力,激發起學生躍躍欲試的沖動,進而保證學生能夠有著更高的求知欲望,參與到體育課堂知識學習的過程之中,這也是快樂體育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
想要開展快樂體育教學模式,教師在課堂上還需要針對器材進行有效的選擇,這樣也能夠更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學生來到上課地點時,看到教師提前放置好的器材,選擇好的場地,就能夠激發學生對這一課堂所具有的濃厚興趣。所以這也要求教師能夠充分地對所需要學習的內容有所了解,掌握課堂教學的每一個流程,才能夠準備出符合學生興趣特點的器材和設備。
在體育課堂上如果教師按部就班地根據枯燥乏味的教材內容進行知識的講解,這也會影響學生的知識學習興趣,阻礙學生學習動機的提升。所以教師也可以科學合理地進行教材的選擇和搭配,保證學生能夠感受到多樣化的課堂教學模式,例如:立定跳遠課程可以與“武術和太極拳”相互結合,這樣的課堂教學模式就能夠改變傳統的枯燥乏味現象,因為立定跳遠的要求就是學生能夠穩穩的站住,并且跳得遠,武術和太極拳也需要學生能夠穩、準、狠,所以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把這幾種教學內容相互結合,利用多樣化的課堂模式,引導學生學習相關的知識內容。在組織學生學習之后,讓學生進行相互之間的比賽,把課后的練習與趣味性和知識性的競賽相互結合,這樣能夠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也能夠增加學生的凝聚力,讓學生把課堂上所學習的各種技能和知識,更好的展現出來,豐富課堂的環境,以及所學習的知識內容,也能夠讓學生帶來無比的快樂,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
結論:綜上所述,縱觀我國中職校園內部體育課堂教學工作的實際開展情況能夠了解到,長久以來,中職校園體育教育工作的實施和開展,都是以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情況為主。教師也是根據教材的要求,按部就班的進行課堂教學工作的開展,整個課堂教學模式單一、守舊,氛圍枯燥、乏味,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所以在以上內容中,本文以立定跳遠這一課程的教學為例,提出快樂教學方法在其中的融入,希望能夠有效改善中職校園內部體育課堂教學的現狀,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使學生激發自身的學習積極性,進而更好地融入知識學習的過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