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琪拉
摘 要:數學是人類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自身的內涵具有非常明顯的獨特性。在數學教學中滲透人文價值、數學文化、科學價值、應用價值,有助于培養人們的思維和創造性,讓人們更好地提升自身的能力。
關鍵詞:數學文化;數學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02-018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02.122
數學文化中體現出了相關性、相容性和大眾性,是人類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要積極掌握數學史中的內容,不斷激勵自身得到更大的進步。
一、數學文化的內涵
數學文化是數學學科在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的人文內容,其中包含了多種因素,如數學的概念以及公式、數學游戲、數學發展的歷程以及歷代的數學家們所處的社會背景和他們的社會活動。其中還包含了日常生活中如何應用數學知識和數學思想的方法。
數學文化研究和探討的重要內容之一便是數學的發展受到人類文化的影響。數學文化是人類文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因此在發展過程中必然會受到文化傳統以及社會發展所帶來的影響。數學作為一門學科,其本身是不存在國別的,但在歷史中數學中心的遷移是不可爭辯的事實。若要對這種變遷進行分析,便需要將數學這門學科的發展與其他領域的變化相結合,如社會文化、政治背景等等。歷史中各個數學學派的產生都是基于一定的社會背景,以其為基礎開展學術研究。數學文化中便對其進行了揭示,并對其發展和最終衰落的過程進行介紹,對數學學科的長遠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數學文化還起著揭示數學研究共同體的內容與機制的作用,通過講述數學家的成長與其所取得的成果,到相關的交流活動與專業期刊的出現,再到教授席位的設立以及學科研究呈現職業化和體制化,這些都能夠讓人們對于數學學科有更好的認識,能夠充分認識到數學發展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規律。在研究數學文化的過程中,對自身的研究同樣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數學文化作為文化的一種,它的語言體系以及價值系統都是非常值得人們深入研究并投入應用的。
二、數學文化的文化滲透
(一)滲透人文價值,開展數學史教學
數學學科中不僅包含科學知識,還包含有非常濃厚的文化,并體現出了很強的哲學性。數學史本身便是一種文化的積淀,在數學史中記載了幾千年來人類在數學領域中的研究精神,體現出了數學的力量。對數學史的研究和學習,能夠讓我們更好地了解數學知識的起源與演變,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的發展過程,讓我們對數學知識體系進行更好的認識與了解,從而更好地創設自己的知識結構體系。在學習數學史的過程中還能夠有效地提高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更好地將數學知識的文化價值體現出來,更好地在帶有趣味性的故事中學習數學知識,提高學習的效率與有效性,更好地掌握數學文化的內涵,以人文價值為基礎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的作用,從而更加重視數學知識的學習。數學史在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幫助教師進行人文價值的滲透,讓我們得到更多、更好的人文知識教育。
(二)滲透數學文化,培養數學思想
數學思想是數學文化中的核心部分,每一個數學相關的知識點的產生與推理,直至最后投入到實際使用中,都需要以數學思想為基礎。數學思想作為數學學科的核心,在數學相關的每一個領域中都有所涉及。課堂教學中要積極結合教學內容,對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進行分析,更加有效地理解等價轉換以及數形結合等重要的數學思想,從而更好地領會數學思想,掌握與數學相關的知識點,建立起完善的知識結構體系,讓學生能夠在進行數學問題分析時,從整體分析的角度進行系統化分析,從而提高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更加有效地形成抽象的數學思維,以更加嚴密的邏輯進行問題的解答。教師要積極地進行數學文化的滲透,幫助我們將數學文化融入己身,形成一種文化理念。有這樣的理念保障,數學知識的學習將會事半功倍。通過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可以發現,很多難度較大的問題都隨著數學思想的有效應用而得到更好的解答。同時,不斷地學習經典著作中的數學故事,通過這些故事的應用,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得以更好地進步。
(三)滲透科學價值,演繹知識的生成
知識的生成過程是學生掌握的難點,同時也是必須要進行掌握的重要數學思想。無論是數學概念還是數學定理,若想要準確掌握其中的精髓,便需要采用多種手段與方式進行學習,掌握數學知識中的科學價值。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應當不斷地進行科學價值的滲透,加強對數學知識的重視程度,以獲得更多的知識和技能,提高自身能力。數學思想和數學精神、數學理念都能夠在知識的生成過程中有效地體現出數學的價值,將這些數學基礎應用到現實生活中,更好地體會數學知識,掌握數學知識的發展。通過這種知識點的演繹,我們能夠對數學知識在社會中的實際使用和需求進行更好的了解,逐漸形成正確的數學觀。
(四)滲透應用價值,回歸日常生活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經過發展和總結之后需要應用于現實生活中,服務于人們的生活。數學教育中應當重視知識點與現實生活相結合的理念,要加強數學教育的實用化。例如在課堂教學中需要學習的概率統計、數據計算等等數學知識便都與現實生活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這些知識點在學習和使用的過程中都能夠充分體現出數學知識的實際使用價值。生活化的數學學習,需要從生活中進行學習資源的收集和整理,從生活中找出與知識點相對應的各種案例應用到數學知識的學習中,對知識點進行印證的同時與現實生活建立起緊密的聯系,更好地理解知識點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讓數學知識能夠回歸生活。
學習的過程中不斷進行數學文化的滲透,以更加有效地實現自身能力的提升,取得長足的進步。因此必須要重視數學文化的學習,重視學生對于數學文化的掌握與了解。
參考文獻:
[1] 史月婷.淺談高中歷史教師備課能力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系[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2(10).
[2] 張安慶.淺析提高歷史備課能力,促進課堂有效教學[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6(7).
[3] 荊玲玲.對高中歷史教師提高備習題能力的探究[J].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20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