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冬冬 王春陽
(長春市雙陽區山河中心小學,吉林 長春 130000)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將信息技術滲透其中,能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與實效,要改變之前陳舊的教學方式來滿足小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各種需求,現代教育已將信息技術手段引入學校,并應用于課堂,制定全新教學課堂的方案,來激發小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強烈興趣。因此,教師也要不斷加強自身對信息化技術應用的深層了解,能夠更科學合理的采用現代化技術手段進行教學,與此同時,根據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展開英語課堂教學活動,全面發揮現代化教學的優勢條件,讓英語教學質量上升一個新層次。因此,加強融合信息技術與創新的小學英語教學研究非常重要。
在采用現代化教育技術的情況下,由于信息技術圖文并茂,形式較為活潑等特點,教師可以營造一個和諧的學習氛圍,來展示不一樣的課堂講解和練習,并展現豐富的文化知識內涵。教師除了運用教學課程軟件外,還可借助一些輔助教學資料,可利用電影、視頻以及網上資源進行教學課件的制作,來豐富并完善教學內容,突顯教學重點與難點的問題,并提高英語教學成效,在構建學習環境的時候可以多利用多媒體動態畫面,使用鮮艷的顏色以及逼真的聲音調動小學生的感官,讓小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知識。
在現代化教育活動當中,教師沒有為小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導致小學生缺少語言鍛煉的機會。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常常會著重于英語重句型的學習,忽視了其它知識點的應用。然而,多數小學生可以從原型例子中和教科書練習中得到固定的、單一的知識點,這樣的情況對提高小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產生著不良影響。教師可通過數字化多媒體教學資源的采用,可以在課堂中模擬實際生活的場景,為小學生提供更多英語學習的機會,與小學生的好奇心相符,激發小學生的求知欲望,針對這種情景式教學進一步促進了教學模式的遷移,同時促進了小學生在英語交際活動中提升了自身的溝通能力。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現代信息技術中的網絡資源為愛好學習者們提供了創造性語言的空間,以網絡為媒介的溝通方式是多樣性的,小學生與教師之間或小學生與小學生之間建立一種共同話題去探討,一起收集,分享其中信息,并以合作的方式解決問題。這種教學模式比教師在課堂中師生之間的交流討論要更加平等,輕松、和諧,同時也減輕了小學生對學習時的緊迫感和焦躁感,小學生在網絡上獲取信息、討論的時候,提高小學生的聽、讀、寫以及說等多個方面的能力,可以讓小學生進行順暢的溝通,使小學生在依靠這些技術的同時,提升小學生英語的綜合素養。
小學生運用網上交流工具的同時,可使用句型教學練習,首要任務就是將所學的句型使用地點和場所用工具拍下來,并傳輸到網絡上進行播放,使小學生感覺身在其中,從而更能有效的幫助小學生正確理解并學會使用句型。之后可以讓小學生與之前拍好的情景中的人物進行對話,還可以讓不同的小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不同場景的對話,或者在聊天時與其他小學生進行英語聊天等。教師可在制作課件時,恰當設計一些關卡,讓小學生知道只要通過了練習,就可以得到“Good”“Great”“Work hard”等等語句,或者設計在通關后會跳出一張可愛的笑臉,并加上一段動聽的音樂,促使小學生可以熱情的與機器對話,通過這種教學模式不僅可以讓小學生達到理解并掌握句型知識的目的,還促進小學生勇于大膽開口說英語,從而使中國人學習英語不再是“啞巴式英語”了,而是可以運用順暢流利的英語與外國友人進行溝通交流。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要求不斷提高,一方面小學生要在英語課本當中學習更多的英語知識,也要利用英語小故事等課外材料學習更多的英語知識,讓小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了實現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目標,只是依賴課本內容當中的材料并不夠,需要將課外閱讀材料融入其中,這是對小學英語課本內容的有效拓寬,也能提升小學生的英語水平以及能力。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開拓更多的課程資源,去除英語閱讀資料存有的制約性,使用互聯網資源豐富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開拓小學生的眼界以及知識面,讓小學生經過互聯網學習更多的英語知識,并且將互聯網當中比較好的英語文章進行收集,進而將這些英語文章推薦給其他學生或者是教師,這樣提高了小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培養了小學生英語核心素養和提高了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總而言之,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先進的信息技術得以不斷發展,并且此技術被廣泛運用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當中,這是我國教育事業得以變革與創新的必然趨勢。對于小學英語教師而言,應樹立與時俱進觀念,一方面將多媒體技術運用其中,創設多樣性情景指引小學生努力學習英語知識,另一方面提高小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濃郁興趣,為小學生未來的健康成長以及全面發展奠定基礎,這是當前小學英語教師的重要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