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吟艷
(瑞安市莘塍第二小學,浙江 瑞安 325200)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實施,教育部及廣大社會團體對小學數學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度學習漸漸的被大眾所接受。對于小學數學的深度學習是指導教師能夠對教學的大綱做整體的分析,以小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學習能力為主體,從而有根據的設計一系列能夠吸引小學生獨立自主的進行深度思考的教學活動,使小學生能夠在學習中對數學的本質有所了解,從而進一步的理解數學的邏輯性和有效性。深度學習對于小學數學來講,通過指導教師對小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能夠幫助學生養成深度思考問題的習慣,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能力。小學生在深度思考的過程中感受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習的興趣,進一步提升數學學習的能力。
(一)小學年級學生年級較小,普遍分布為7-15歲,孩子們的自控力較為薄弱,對生硬刻板化的教學方式接受程度較低;低年級的學生好奇心較強,難以較長時間的集中學習的注意力。但與此同時,在7-15周歲年齡階段的學生們,他們具有較好的形象思維,且學習記憶能力比較突出。因此,指導教師需要因材施教的轉換現有填鴨式的硬性教育方法,選擇采用結構化,圖像化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進行深度思考和學習,使學生能夠獨立自主的對數學有較為全面深刻的理解,構建出形象化的數學思維,這一舉措將會極大程度的提高低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有效性。
(二)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深入,學校加強對現有數學教學模式的改良,然而依然存在部分教師缺乏對新課標數學學習模式內涵的認識,忽視了其重要性。所以在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拘于形式化。在面對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時,如果數學教師不能及時的調整教學模式,會導致數學教學過程中存在著相應的盲目性。這樣的錯誤的教學方式會使數學教學的內容缺乏針對性,不利于小學生優勢的發展。
(一)隨著如今多媒體設備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媒體設備出現在日常教學的各個領域。指導教師可以利用媒體上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對小學學生數學教學加以講解。比如,在小學生學習等邊三角形的過程中,指導教師先引導學生明白三角形的架構體系是什么樣的,利用多媒體播放三角形的三圍立體圖可以進行明確的展示使學生輕松的理解;之后在講解等邊三角形時指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等邊三角形的結構,且等邊三角形具有較為穩定的架構。通過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度思考,能夠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此外,對于小學生的數字統計教學,指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帶有數字的兒歌,讓歌曲化,生活化的童謠轉變為數學學習的有效策略。
隨著近年來媒體設備的普及,小學生接觸計算機等多媒體設備的頻率越來越高,這導致僅僅采用黑板教學顯得枯燥且乏味,因此,有效的利用多媒體技術幫助小學低年級學習數學知識成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在立體幾何的講解過程中,小學生無法在黑板二維平面明確感受幾何圖形的立體形態,相反,多媒體設備能夠完善這一不足之處。通過新媒體的輔助,指導教師能夠將傳統教學立體化,豐富化,誘導小學生的深入思考與學習,從而有利于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接受和學習。
(二)小學學生各自有其性格特點,且思維方式差異性較大,同時,每位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也有所不同。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指導教學的同時,應該避免焦慮和粗心,而是應該學會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引導學生不斷的深入思考數學問題,培養學生的熟悉邏輯解題思維。同時,在數學問題的講解上,指導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多人討論的方式,對每一位學生進行討論角色的配置,防止學生在課程學習上落伍,保證每一位學生將自己投入到小組解決數學問題中去,從而使學生在體會數學解題的樂趣的同時,提升了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綜上所述,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數學學習是學生學習和成長的重要階段,數學不僅僅能夠幫助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策略,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構建正確的情感框架。對此,指導教師需要規避以往灌輸式的教育模式,采用全新的方法使學生能夠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深度學習,使學生能夠正確的理解數學知識并在實踐生活中做到合理的應用。通過深度學習數學理論,使知識不單單作為一門學問,而是真正的融入到學生的思想和生活中,從而有效的培養學生的思維習慣,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