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燕華
(貴州省畢節市畢節一小,貴州 畢節 551700)
什么是校際互助交流?怎樣開展有效的校際互助交流?一直是學校與學校之間開展交流活動時研究的永恒課題。基于這一課題,同時為了發揮優秀校長與優秀學校的引領示范帶動作用,促進教育資源的均衡發展,使其他薄弱學校快速趕超,成立了名校長工作室。讓名校長工作室中的優秀學校去影響成員、學員學校,同時反推自身,實現共同發展。
校際互助交流是為了促進學校之間的共同發展而進行的學校與學校之間互相幫助的平等的交流模式;有效的校際互助交流,是指學校與學校之間開展的有針對性的為了提升學校的綜合質量的交流活動,他需要學校與學校之間在開展活動之前必須先進行分析、診斷、找出不同學校之間的優勢與弱點,再研究出具體形式的校際互助交流活動,通過活動突破弱點,發揚優點,實現共同進步。
名校長工作室為學校與學校之間的交流提供了平臺,并且在這一平臺下,所有成員與學員學校都是平等的,在開展具體的活動之前,工作室中的所有成員與學員共同研究、分析,對開展活動的具體學校研究出可行性的實踐策略,學校開展具體的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名校長工作室的所有成員與學員對活動的過程、效果進行記錄與分析,形成相應實踐檢驗效果結論,然后在組織其他學校進行再實踐,檢驗策略及效果的有效性。所以說名校長工作室引領是促進校際交流活動的積極開展的有效途徑。而貴州省初中吳衛華名校長的工作室積極有效開展校際互助交流活動深刻的詮釋這一含義。
學校要發展,首先需要改變的是學校全體教師的教育教學思想觀念。要搞清楚我們為什么要進行教育教學,為誰進行教育教學,用什么方法進行優化教育教學。當今時代,我國的優秀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主要體現為:第一教育為興國----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教育要先行;第二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培養具有全面綜合素質的人才的素質教育觀念;第三為了實現教育的跨越式發展的教育2.0的信息化教育理念。這三大教育理念是現在教育發展的規律,代表了現代教育發展的趨勢及發展方向,同時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有助于引導所有薄弱學校走向成功。
七星關區第三實驗學校在貴州省初中吳衛華名校長工作室這一交流平臺下與深圳翠園中學,廣州美華中學等發達地區先進學校組成結對幫扶姊妹學校,翠園中學、美華中學這些發達地區先進學校具有當今中國最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七星關區第三實驗學校通過成批次的派遣學校行政領導及骨干教師到這兩個學校學校、同樣這兩個學校也成批次的派遣學校管理人員及骨干教師到七星關區第三實驗學校教學交流,促進了七星關區第三實驗學校全體教職員工教育教學思想的轉變與提升,改變教育教學觀念,為學校的進一步騰飛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礎。
學校要發展,其次是在教育教學管理模式上要進行優化。所謂教育教學管理模式就是在教育教學管理過程中所采用的制度、思想和方式,是指一種能供其他學校借鑒與直接運用的成型的完整的管理體系,通過這套體系來發現和解決管理過程中的問題,規范管理手段,完善管理機制,實現既定目標。優秀、先進的教育教學管理模式能夠保障學校的高效運轉,能夠隨著外界條件的改變而主動調整,實現模式的自我優化。
不斷的學習與借鑒發達地區的優秀、先進的管理模式,是七星關區第三實驗學校在貴州省初中吳衛華名校長貴州省引領、示范下與優秀學校開展校際互助交流活動的一大收獲,通過這一學習實現了七星關區第三實驗學校管理制度上的不斷優化提升。
學校要發展,第三是在教育教學方式方法上進行轉變。教學教育方式方法是在黨的教育思想的指導下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通過長期的教育實踐所形成的策略性途徑。包括教師直接指向教育內容的教學手段、教學資源、教學方法、學生學習載體的使用指導、學習方法指導等。教育教學方式方法是教育的客觀規律和原則的反映和具體體現,各種教育教學方式方法正確地運用,對學校提高其教育教學質量,實現學校的教育教學目的,完成黨的教育教學任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培養合格人才具有重要的意義。
校際互助交流讓參與活動的學校身份上平等化,在程序上嚴謹化、在活動上有效化、在效果上實現最大化。通過對學校的先診斷、分析,分析出學校的具體情況,再制定具體有針對性的實踐活動方案進行具體實踐,再對實踐再應用是貴州省初中名校長吳衛華開展具體實踐活動的具體思路,通過一系列的校際合作交流活動,實現了所有成員學校、學員學校及其他非工作室學校的共同發展。
總之學校要發展,請進來、走出去是必須經歷的發展歷程。開展有效的請進來、走出去的校際互助交流模式是實現學校快速發展的有效手段。而名校長工作室是開展校際互助交流學校交流活動的有效載體,通過這一載體實現了區域學校的共同發展,實現了優質教育資源的普及化,真正實現了教育的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