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霞
(甘肅省和政縣第一中學,甘肅 和政 731200)
新的教學理念更注重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不可否認,新的教學理念融入的課外實踐活動教學的確給學生帶來不錯的影響。當然,學生學習文化知識的課程時間也相對減少。為了達到新課程下初中數學的教學要求,提高初中數學預習作業的有效性可行,具體說明如下:
老師首先要清楚初中數學預習作業的設計目的是什么,想要帶來哪些課堂效果等,只有充分考慮這些因素后,才能夠讓初中數學預習作業發揮作用,并起到為課堂教學錦上添花的效果。
布置預習作業,可以讓老師對每位學生的學習能力有大致的了解,除此之外,還能發現學生的學習難點所在。因為在課堂教學當中,有些學生性格比較內向或對課堂態度比較謹慎,遇到有些不懂的問題不敢提問,也不主動尋找同學一起解答,最后只能聽之任之。這就是為什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明明感覺不到學生有什么問題,但一經測試,卻發現原來學生還有很多不懂,而預習作業正好可以幫助老師找出問題所在,并著重講解。
傳統的預習只是讀讀題目或帶著問題思考,對其預習效果并沒有一個反饋的情況,不具備可檢查性。對于新課程下的初中數學預習作業學生還處在一個朦朧的階段,這時就需要老師設計出合理、科學的預習作業作為課堂開始前的疏導,并從中觀察學生的預習效果,這對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有很大的幫助。
預習作業是一項需要學生獨立去尋找答案、自主研究的課題,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與主動探索知識的精神,不但給學生做好課前的準備心理,還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記憶力。以下是本文結合教學內容提出的有關初中數學預習作業的設計策略,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興趣能夠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與求知欲,也是學生堅持學習的動力,所以,預習作業不該是單一、乏味、一層不變的,而是應該融入色彩、趣味性等,使它像一把開啟學生興趣之門的鑰匙,是一本可以調動學生多維度去思考的文本,通過這樣的預習作業才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分析意識。例如,在學習到初一下學期的《第五章相交線》時,為了便于學生的理解與應用,除了結合教學要點外,還應該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研制出具有趣味性的預習作業:比如,請同學們在一張白紙上剪出各種圖形,然后觀察剪刀把手的夾角與剪刀開閉口的夾角有什么變化?這與我們學習的相交線有什么關聯的地方嗎?
生活是數學應用的場所,老師應該鼓勵學生多動手去操作、研究,使學生從中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不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還配合了預習作業的完成。
預習作業有利于在課堂教學前把知識展開,也是學生自主探索知識的過程。設計具有可操作性的作業就是老師在開展新的教學內容之前,通過設置針對性題型,并讓學生根據具體的要求依次作答。因為對學生而言,新的教學內容不那么容易接受與吸收,所以,老師設計的預習作業就必須明確其教學指向、具體要求等,便于學生理解與探究的發展,否則的話,會對學生造成消極與應付的心理。例如,在學習教材《相反數》時,預習作業的設計可以為:請分別在數軸上標出6與-6,2與-2,7與-7的位置。并回答問題:(1)根據所給出的數值,它們之間有什么特點?(2)通過數軸上標示的點,你發現兩對數的點在數軸上的特點了嗎?(3)你能夠寫出具有上述特點的數嗎?
這樣的預習作業就具有很強的操作性,有利于學生層層進行分析、探討,并從中找到學習的方法,不但復習了數軸的知識,還涵蓋了新的課堂知識。
反饋性,就是指老師授予到學生接收的過程,但不再是學生被動地學,老師盲目的教,而是教學相長。設計具有反饋性的預習作業指的是所設計的作業要符合“教”與“學”的要義。即老師在進行預習作業的設計時,首先應該鼓勵學生多提出預習過程中的困惑,然后再根據反饋的信息進行內容的設計和比重的調整,同時,良好的預習手段有利于促使學生對一些問題的持續關注和思考。例如,在學習到《作軸對稱圖形》時,預習作業的設計為:每位學生都知道描圖,那么請同學準備一張紙并對折,然后在其中一邊畫出喜歡的圖案,再將另一邊對折后進行描圖,最后把紙展開,觀察兩邊的圖形有什么特別之處?是否成軸對稱?如果成軸對稱,那對稱軸有哪些?
這個作業有利于在課堂開始之前將學生所學過的有關軸對稱圖形的知識點進行整理,一方面檢查了學生是否真的理解軸對稱圖形,另一方面也看出學生是否可以作出軸對稱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