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龍
(眉山職業(yè)技術學院,四川 眉山 620010)
雖然大學生體質問題已經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焦點,但是高校體育教學的開展依舊面臨許多困難。一方面,學生對體育學習的重視度和積極性不高,常常將體育課當作一種負擔而不是樂趣。另一方面,高校體育教學信息落后,傳統(tǒng)教學方式難以突破和創(chuàng)新。因此教師要本著“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將學生發(fā)展需求放在首位,不斷探索彌補當前體育教學缺陷的途徑。
因為體育教學的特殊性,教師在教學中很少會去思考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措施的方法。這也就導致了教師在教學中常常始終貫徹一種教學方法,缺乏了解最新的高校體育教育要求變化,學習不同教師的教學經驗,緊跟教育潮流的精神。這種情況下,教師的教學往往就具有盲目性和滯后性,從而導致教師的教學目標模糊,教學內容局限,教學策略落后。
體育教學目標模糊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教學大目標模糊。體育教學的目標是在不斷變化的,很多教師沒有及時關注體育教學要求,學生發(fā)展需求,體育課程特點的變化,導致教師教學大目標的確立缺乏依據,教學內容松散,教學目的性不強。二是每堂課的教學小目標模糊。我在長期觀察中發(fā)現,很多教師在課堂上會出現教學混亂,知識點混雜,教學邏輯性缺乏。例如有的學生還沒學會羽毛球發(fā)球教師就急著教學生如何扣球,一堂課下來學生很難對一個知識點有深入的了解和完全的把握。這就是因為教師沒有將教學大目標合理細化到每一堂課的教學中,導致教師缺乏教學目的,理不清教學思路,導致教學內容混亂,學生系統(tǒng)性的知識框架難以構建。
傳統(tǒng)高校體育教學往往是“一刀切”的模式,教師教學缺乏針對性,不同學生發(fā)展需求的差異沒有得到滿足。其中存在兩方面的問題:一是同一堂課上學生的不同體育愛好難以滿足,導致有時候學生不得不學習自己不喜歡的項目從而喪失對體育學習的興趣。二是教師沒有兼顧不同學生身體素質和接受能力差異,一味追求教學的同一性和整體性,導致教學效率低下,學生差距拉大。
目前有很多高校的體育教師都對自己的教學工作產生了錯誤的認識,這也就導致了部分教師懈怠教學,不注重在教學反思中完善教學方法。這也是很多教師常常難以發(fā)現教學中的失誤和學生需求的變化,使得教學缺乏進步性和創(chuàng)新性的原因。
任何提高教學效率的方法都是建立在教師有水平,學生有興趣的基礎之上的。其中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肩負著更加重大的責任。因此教師要不斷豐富自身知識儲備,完善教學策略,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教學信心,提升教師在學生中的影響力和號召力。一方面,教師內部要積極交流學習,分析體育教學要求,補充完善彼此的教學措施。這一途徑建立在教師有共同的教學目標,接受相同的教學指令之下,對教學策略的完善更具有實用性和現實指導意義。另一方面,教師要主動了解最新的高校體育教學資訊,學習名師的教學經驗,緊跟體育教學潮流,避免教學信息滯后,教學方法落后的情況。當然,教師在學習了不同教師的教學經驗之后,還要根據自身教學特點合理轉化,豐富教學理念,完善體育教學策略。
教學目標的確立是教師合理有效開展教學工作的基本要求,因此教師要提高體育教學效率就要先對自己的教學科目有一個全面的認識,掌握最新課程相關信息,這樣才能制定一個清晰明確的教學目標,并以此為核心開展教學工作。以高校籃球教學為例,其教學目標旨在培養(yǎng)學生籃球的基礎技能,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激發(fā)學生體育學習興趣。這是一個大的教學指導目標,但是教師還要將它細化到每一堂課的教學中,這樣才能保證教學的合理有序。例如,第一堂課教授學生籃球發(fā)展史,第二堂課教授學生運球方法等等,為每一堂課建立一個小目標,再將所有小目標匯成籃球教學的大目標。通過這種方式,教師能夠有針對性地進行備課和教學準備,保證了課堂教學的邏輯性和層次性。學生也能明確學習目標,從基礎構建開始一步一步提升籃球水平。
由于學生個體間存在差異,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時也要將這一點納入考慮范圍。一方面,教師要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增加體育項目類型,盡最大可能滿足學生的不同體育興趣愛好。例如,一堂課幾十分鐘的時間,教師可以用前二十分鐘教授學生基礎內容,剩下時間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項目進行鍛煉。通過這種方法教師既可以實現教學內容和學生興趣的相互調和,又可以在完成基礎體育教學要求下給予學生充分發(fā)揚個性的機會。另一方面,教師教學時要注重方法的多樣性來滿足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差異。例如乒乓球發(fā)球教學中,教師可以盡可能展示多種發(fā)球方式,讓學生根據自身需要和條件選擇適合自己的一種方式練習,使得學生的學習更具有個性和科學性。教師通過這一系列措施將教學實際和學生性格、愛好、身體素質差異關聯起來,實現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極大地滿足了不同學生的發(fā)展需求。
有效的教學反思是完善教師教學策略,提高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因此,高校體育教師也不可以忽略這一關鍵環(huán)節(jié)。一方面教師要通過回顧學生課堂反應發(fā)現教學中的不足之處和合理之處,如果是前者就要思考改進措施,如果是后者就要考慮挖掘其更大的教學潛力。另一方面,教師要主動和學生交流溝通,聽取學生意見,完善自身教學不足。這個環(huán)節(jié)雖然簡單,但卻對教師的教學改進有著重要意義,因此,教師要充分發(fā)揮這一環(huán)節(jié)的作用,綜合考慮多方意見從而實現教學指令貼近學生實際,從而提高高效體育教學效率。
體育教學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教師的素質高低,學生的心態(tài)變化都會使得同一教學方法產生不同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要做的不是生搬硬套教學手段,而是要學會善于總結,樂于實踐,敢于創(chuàng)新,不斷吸收新的知識,轉化為適合自己學生發(fā)展的,適合自己教學風格的教學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