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黎民
(江西省景德鎮市浮梁縣西湖中心小學,江西 景德鎮 333424)
寫作教學的實質是指“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運用自己已有的素材進行綜合思考和書面表達的一種教學。”也就是說,素材是作文的關鍵,作文素材是小學生寫作時的重要參考依據,對小學生寫作有極其重要的影響。雖然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學習生活經歷比低年級和中年級的學生豐富,但他們在寫作的過程中仍然會出現作文素材匱乏、老舊甚至素材嚴重脫離現實等問題。作文素材成為學生寫作時不可逾越的“大山”。
其一,留心觀察。“生活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農村生活的源泉處處是珍寶,它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教師要幫助學生找準生活的熱點、焦點,創造條件,鼓勵學生主動深入生活,留心觀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培養自己對生活的敏感性,發現生活中有趣的部分,豐富自己的作文素材。例如,春天到來,百花盛開,鳥語花香,大自然一片生機勃勃。在語文實踐課上,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逛校園,賞美景,聞花香,讓學生調動自己的感官仔細觀察校園的春景圖,然后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點寫見聞感受……觀察完后,一名學生這樣寫道:“春天到來,大自然一片生機勃勃。老師帶領我們來到校園賞美景,我看見各種顏色的花兒爭相開放,紅的像火,粉的像霞……我湊近一聞,啊,真香呀!此時我心曠神怡。”學生在用心觀察和體驗生活之后,就會獲得一定的作文素材,所寫的作文就會有一定的情趣。
其二,認真體驗。“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學生只有自己親身觀察和體驗生活,并在生活中實踐,寫出來的文章才會與眾不同、不落俗套。同樣,作文素材的積累也要靠實踐。教師在作文指導中要重視營造特定的情境,讓學生體驗特殊的生活,刺激學生產生情感的波動,讓學生“情動辭發”。例如,指導學生以“美麗的校園”為主題進行寫作練習時,教師可以把學生們帶到校園各個角落去認真觀察,讓他們抓住自己感興趣的點仔細觀察,認真體驗,這樣才能促使他們的作文逐步走向個性化。首先,教師引導學生對校園每個角落仔細觀察,并做好觀察記錄。然后,在另一個時間段教師再帶領學生到校園各角落進行觀察,這樣學生就能發現自己所觀察的事物狀態有了變化,進而對視覺和思想造成沖擊,產生不一樣的體驗,引發進一步的思考。最后,教師引導學生變換思考方向,把自己的情感融進去,如把自己當成學校的主人,并在作文中融入自己的情感。由于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和情感,所以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既飽含深情,又有獨特的韻味。真實而獨特的體驗,可以讓學生的內心變得鮮活生動起來,促使學生成為寫作能手。
其一,關注優美句段,進行隨文練筆。“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只有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才能感染和打動讀者。這就要求學生閱讀課文時關注好詞、好句、好段,并把它們摘抄積累下來以便在今后的寫作中加以運用。同時,教師應該從課文中挖掘出略點、隱點、續點和觸點,讓學生或仿寫、或改寫、或續寫。例如,學習《威尼斯的小艇》時,文中第四自然段緊緊圍繞中心句“船夫的駕駛技術特別好”展開敘述,能夠帶給讀者身臨其境的感覺。此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進行段落仿寫,讓學生以“××的××技術特別好”為開頭進行仿寫練筆,如“王叔叔騎自行車的技術特別好”。學生由于有了仿寫范本,所以練起來可謂得心應手、水到渠成。又如,教學古詩《江畔獨步尋花》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不改變詩歌主旨的前提下,根據詩歌的意境及課文中的插圖,將其改寫為散文。
其二,掌握寫作技法,用于所寫文章。語文教材中每篇作品的作者,都可以說成是寫作中的“武林高手”。語文教師和學生應虛心拜師學藝,學習他們的寫作技法,并積極實踐,將其運用于所寫類似體裁的文章中。例如,在《凡卡》一文中作者運用了插敘的手法,寫凡卡回憶在鄉下的“美好”生活,這樣寫的目的是反襯凡卡學徒生活的悲慘。引導學生練筆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寫作中嘗試運用插敘的手法,以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
其一,“采蜜本”。“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想要將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優美的字、詞、句、段為己所用,就要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教師可以讓學生每人準備一本積累本——“采蜜本”,并給學生布置積累作文素材的作業,讓學生每天堅持花10分鐘~20分鐘時間把讀過的文章中的優美片段,或看過的《新聞聯播》《焦點訪談》等電視節目中最有感觸的內容記錄下來,并嘗試熟讀成誦。經過這樣持之以恒的積累,學生每當寫作時就會喚醒關于作文素材的記憶,并嘗試運用這些精彩的素材,為自己的作文增光添彩。
其二,資源共享。每半個學期,教師可以利用幾節課時間組織學生們在班級或者校園的某一角落,開展一次“我閱讀,我成長”素材展示活動,鼓勵每個學生將自己這半個學期積累的寫作素材資源進行交流展示,通過推薦優秀資源、互相品讀、互相摘抄、開辟黑板報專欄等方式進行資源共享。
寫作素材的提取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可以拓展他們的知識面,讓他們在寫作中有豐富的素材可以選擇,使所寫作文能深刻反映作文主題,寫出優秀作文。在農村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增強學生寫作素材提取的意識,增加他們的知識提取,為提高寫作能力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