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麗
(清苑區溫仁鎮南鄧村小學,河北 保定 071199)
農村學生的父母文化素質普遍較低,對學習不敢興趣,本身就對英語陌生,這直接影響到孩子對英語學習的重要性的認識;加上農村孩子的父母親務工或務農,疏于對孩子的關愛和管理,導致農村的孩子膽小拘謹、不善言談、缺少自信心,使他們更加忽視的英語學習的重要性。
目前農村小學英語教師不足,很多學校的英語老師不是英語專業畢業生,而是不少其他科目的教師兼職,他們不具備專業英語知識,在學歷上往往不能達到英語教學的要求。再加上目前農村小學資金的缺乏、英語專業畢業生對去小學工作的認識不足,造成英語專業教師的引入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影響。
雖說現在農村發展速度很快,但與城市相比,農村仍處于相對落后的環境,農村小學的學生土生土長,從小受周圍特定環境、母語(本民族語言或方言)的干擾、家庭教育的影響等,沒有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和語境,使得農村學生學習第二語言非常困難,羞于說英語也不太敢說英語,他們只是機械的背誦課文,無法提高自己的口語水平和及時鞏固自己的學習效果。
現在國家正在加大對農村學校的教育投入,逐漸改善農村學校的辦學條件,一座座現代化的農村學校正在陸續建設中,除此之外,要合理分配英語教師資源,提高農村學校教師待遇,放寬農村教師各項政策,使他們認識到投身農村小學教育的價值,要讓他們安心的在農村小學任教;聘請專家到農村學校進行有關教學方法和技巧介紹系列講座,讓農村教師外出進修學習,讓教師開闊視野,使他們擁有最現代、最前沿的教學理念,把握最新的外語教育動態,掌握最先進的教學方法,反過來服務于我們的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必須讓學生得學之樂,才是正軌。”小學生頭腦中沒有明確的求知欲。只對事物本身有趣,很新鮮才能激起他們認識事物的動機。玩是孩子的天性,英語本身就非常枯燥,如果沒有游戲,學生就很容易對英語感到厭倦。如果對孩子玩的天性進行合理、科學的引導,使學生在游戲中來學習英語,學會說英語,增強他們對英語的樂趣,揭掉英語的神秘的面紗,使學生進入一種“樂于說——愿意說——敢于說——會說”的良性循環。所以,在英語教學中,要根據小學生活潑好奇好學、模仿力強、愛唱好動的特點,通過設置各種豐富的情景、營造愉快的氣氛、注意教學的深度和趣味性,靈活多變地教學,使他們享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
教師在教學時要以自己的態度來激活課堂氣氛,用輕松活潑的氣氛影響學生的情緒,因為學生的情緒會直接關系到教學的效果。美國教育學家布盧姆曾說過:“一個帶著積極情感學習課程的學生,應該比那些缺乏熱情、樂趣或興趣的學生,或者比那些對學習材料感到焦慮和恐懼的學生,學得更加輕松,更加迅速。”
低年級的小學生很難保持學習的持久性,特別是對一門完全陌生的語言。因此,小學英語課程安排時宜短時間、高頻率,保證學生每周都能多次接觸到英語并有足夠的實踐量,小課時又能避免學生因長時上課而覺枯燥乏味,以致思想開小差,短課時能有利于保持學生的新鮮感,使教師能更有效的實施課堂教學。
農村小學生往往會因為缺少較好的英語學習的氛圍,而減少了教學效果。因而學校應盡量地為他們創設一種英語習得氛圍。如:我在上班會課時,使用的一些簡單的英語。同時我校在每周三開設英語興趣課,并鼓勵學生在校園內用簡單販英語互相問候,在此基礎上,每周一、三、五在校紅領巾廣播站均播放一些英語兒歌、小故事、校園英語等磁帶。這些學習氛圍的創設,有利于刺激學生的觀感,促使他們更進一步地學習英語。
要重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每個學生取得的成績及點滴進步都予以肯定。可采用多種表揚和獎勵的方式,如:我在上課時給認真聽講的學生獎勵五角星,或在其額頭上貼上彩色五角星,并將每節課時英語學得好一點的學生指命為當天的小老師,并加兩顆紅五星,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利用小學生的好勝心理,在平常教學時,讓他們用所學知識分組比賽,并由教師或其他同學給予評分,這也能促使他們更加認真聽講。
總之,小學英語的教學,還處于發展階段,農村小學處于這一階段的薄弱地帶,在教學實踐中面臨著許多困難,解決這些困難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政府的投入和學校、教師、家庭的共同重視和努力,通過提高教師待遇,合理配備師資,改善農村的英語教學條件,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等措施,從根本上解決農村小學英語教育的落后狀況,使農村基礎教育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