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莉君
(江西省上饒市逸夫小學,江西 上饒 334000)
引言:當今時代,經濟的飛速發展給人們帶來了更加優質的生活水平,人們對于教育的重視程度也增強了,尤其是小學語文教育,不同于以往,人們的要求已經從原本的希望學生掌握課本知識轉變為希望學生掌握口語交際的能力。這就要求全體小學語文教師進行創新。本文重點探討了培養小學低年級語文口語交際訓練能力的策略,并提出了一些看法。
提高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對于低年級小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是有益的,同時,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也為學生將來融入社會打下堅實基礎,如何培養小學低年級學生語文口語交際能力,是值得全體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認真探索的一個課題。
在現今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有一些教師的授課方式過于單一,僅僅以講解課本知識為主要授課方式,千篇一律,很難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單一的授課方式往往會營造一種枯燥乏味的課堂氣氛,學生在這種氣氛之中難以主動學習,主動思考,只是單純地、被動地接受知識,對于一些難以理解的知識點,學生很難有深刻印象和探究的興趣和勇氣。而這對于學生,尤其是處在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重要階段的小學生來說,無疑是沒有任何好處的。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著一個問題,那就是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造成這個問題的因素有以下幾方面。第一,教師的教學方式過于單一,教師只是以一個完成工作任務的態度進行教學,而沒有真正投入到教學事業中,這就導致教師在教授知識時,沒有較高的興致,沒有營造出一個活躍的、向上的、易于學生學習的學習氛圍,自然而然的,學生在學習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不會過高。第二,教師沒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1]。眾所周知,在課堂上,教師作為一個引導者,要主動積極地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和思考但是,一些小學教師的授課風格是枯燥乏味的,沒有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第三,教師沒能運用課堂提問、小組討論等教學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現今的小學語文教學中,一些教師只注重完成教學任務而忽略了對于學生口語交際交流能力的培養。小學,是一個學生為今后的學習生活打下基礎的階段,是一個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重要階段。而小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不僅要注重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也要重視學生口語交際交流能力的培養。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營造一個活躍的、輕松的課堂氣氛,多多進行課堂提問,對不同學生的不同看法表示認同和贊許,讓學生敢于在課堂上舉手發言,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自信心,有益于學生的成長[2]。
在小學階段,一些學生把老師放在了自己的對立面,這其實是不對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生活的成長路上最忠實的引導者和支持者。學生要打消對于老師的恐懼情緒,與老師在彼此尊重的基礎之上平等溝通、交流。良好的、融洽的師生關系可以使老師的教學興趣更加濃厚,也可以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濃厚。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由于小學生的社會閱歷和人生經驗較少,其所能接受的知識的深度也是有限的,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多多使用易懂的詞語,以便幫助學生理解,學生理解了,對于該科目就有興趣了,師生關系自然也就融洽了。第二,老師不僅要在課堂上傳道受業解惑,在生活中,也應該關心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保證學生的全面發展。第三,作為學生,懂禮貌是與人交往的基礎,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校外,當學生遇見老師時,如果能微笑著問好,會給老師留下很好地印象,也更易于師生關系的建立[3]。
在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安排“小組討論”環節,小組討論,可以有效地增進同學之間的感情,在談論的過程中,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思維的縝密性都會有所提升。在學生之間互相討論的過程中,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觀點,每一個學生也都會接收不同角度的觀點,這對于學生思維的多元化塑造是有益的。同時,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可以增進感情,而同學情,對于每一個學生來說,都是彌足珍貴的財富[4]。
眾所周知,一個人的閱讀量和這個人的文化底蘊是有著密切聯系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話在與人交流時同樣奏效。只有當學生的閱讀量達到了一定水平,學生才能吸取到來自不同領域的知識,只有學生的知識面被拓寬,在與人交流時才能鎮定自若、字字珠璣。當然,受到小學生閱讀能力的限制,教師在給學生選擇讀本時要慎重考慮,要選擇學生能讀懂并能從中得到感悟的讀本,只有這樣的閱讀,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交流能力。
結束語:綜上所述,在這個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在這個人民生活日益豐富的時代,在這個高度重視教育的時代,人們對于小學低年級語文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人們要求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得到提升。這就要求全體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緊跟時代發展趨勢,提高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語文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素質全面、綜合發展的新時代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