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學謙
(云南省保山市第二示范小學下村分校,云南 保山 678000)
小學語文主要是培養小學生“聽”“說”“讀”“寫”能力,而“寫”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一個難點。談到小學生作文,相信每個老師都有許多話要說,但說來說去,主要問題還是作文的重點不突出,細節描寫少。小學生作文以寫人記事類的為主,沒有細節的文章就如同人沒有了血肉。怎樣才能讓小學生寫出的文章有血有肉,進而把寫人記事類的文章寫好?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
寫人記事類作文離不開細心觀察。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觀察對于小學生必不可少,觀察是智慧的來源”。如果小學生不會觀察生活,那么他們就不會對生活到中的實際現象有所認識,當然見識也不會增長,更不用說對這些現象有更深的思考。而作文正是很多都是原于生活中的情況,如果沒有對生活的認真細致的觀察,就不會寫出一篇生動形象的寫人記事作文。所以,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首要的任務就要培養小學生的細心觀察的能力。
當然,觀察能力不是去看一看就能實現的。現在的小學主要的問題沒有掌握觀察的方法。教師要教會學生按一定的順序或者規律去觀察人物、事物。比如人物的外貌特征都包括些什么(五官、身材、穿著等),人物的性格特征、神態動作都要認真記錄。如果是一件物品,那么就要觀察基形狀、大小、顏色等,甚至重量、用途這些都可以估計一下。同時,教師也要根據學生的學段來指導不同的側重點,教會學生如何觀察,讓學生為寫人記事寫作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小學語文書里的課文都是經過精挑細選才編進教材里的,這些課文可以說是寫作的最好的參照。學生可以根據課文的寫作方法為例先仿寫作文,然后慢慢學習自已完成寫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教給學生的是掌握細節的方法和技巧,時間長了,學生自然會脫離課本的約束。
在教學《生命橋》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對羚羊勇敢跳崖而獲得新生的細節描寫進行認真領悟,重點講述羚羊“猛蹬、輕巧落、墜入”等描寫動作的詞語,認真體會老羚羊用死亡的代價讓小羚羊們獲得生路而作出犧牲的智慧和精神。教師也可以用反面例子來引導學生理解這些細節描寫的重要性,比如將文中描寫老羚羊跳崖的動詞全部去掉,再讓學生讀一讀會有什么樣的效果。學生們就會發現如果沒有對這些動作的細節描寫,文章就會變得平淡無奇了。所以對人物、事物的細節描寫是不可缺少的。
首先要讓學生明白什么是“自述”,什么是“他述”。“自述”類文章也就是以第一人稱來寫的,而“他述”類文章是以第三人稱來寫。
“自述”作文主要以“我”的語言和動作為主,再加上真實的內心感受進行描寫。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寫自己參加過的某一件事情或活動進行描寫。比如《記一次跳遠比賽》,就應該詳細描寫主人公參加跳遠比賽的過程,可以從“我”在跳前時準備情況,跳遠時的具體動作、等待排隊時精神狀態、跳遠成績出來時內心活動等一一描寫出來,這些就是訓練學生描寫細節的重點方向和內容。注意強調在描寫的過程中一定要 “我”的角度出發。
“他述”作文是以第三人稱為主,可以抓住他人的外部形象和表現如肖像、語言、動作、神態這幾個方面來重點描寫。對而對他人的心理活動,由于小學生的生活經驗不足,還不能設身處地地站在別人的角度出發,所以寫出來的文章往往會有編造的痕跡,這個不可取,更不提倡。如在寫作《我的XXX》一文,寫自己熟悉的朋友和親人,這個人一定是第三人稱,稱作“他述”類文章。這樣的文章要抓住人物的形象特點,針對人物的肖像、動作、神態、語言做詳細的描寫,讓文章中的人物形象高大起來。同時,還要強調一定要對人物進行仔細觀察,不能胡編亂造。比如像肖像描寫的時候,不要一寫眼睛就用“大、雙眼皮、炯炯有神”,因為每個人的相貌各異,所以要注意引導學生利用細節真實地描寫出人物的不同形象。
都說好文章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不僅僅是細心觀察,認真書寫就能行的,修改作文也是一個重要環節。四大名著的作者都是文學大伽,個個才華橫溢,但是他們在寫這些名著時也是需要反復批閱修改,認真修改而成的,更不用說小學生了。教師要訓練學生認真修改作文的習慣,尤其是需要描寫詳細過程的,一定要讓學生把過程說清楚,要學會把握寫作的重點內容。比如在讓學生寫《第一次炒菜》時,可能有的學生把炒菜前期的準備情況描寫得很多,而具體炒菜的過程卻沒有寫清楚,有的寫“我把菜炒糊了”,但是是怎么炒糊的?是油放少了?火大了?還是自己太慌張了?這些都是詳細描寫的重點。同時,在修改的時候還要強調糾正錯別字,因為自己寫的文章,自己是不容易發現錯別字的,往往需要反復讀幾次才能發現。
總而言之,要提高小學生寫人記事寫作水平,方法還有很多,除了以上這些方法,教師還要注意引導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積累大量有關寫人記事作文的素材,并學習細節描寫的方法,通過反復的訓練和改進,逐漸提高觀察事物和提煉語言的能力,以達到更好的提升小學寫作寫人記事作文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