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瑞麗
(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西合營鎮中心學校,河北 張家口 075700)
美育是一項鑄造靈魂的宏大工程,小學英語課堂中的美育滲透,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教師只有樹立了正確的審美觀點,具備了濃厚的美育意識,創設出多姿多彩的美育情境,采用各種有效途徑,才能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得心應手,把大自然中的美、生活中的美、語言中的美、教材教法中的美化作縷縷陽光、變成滴滴雨露,深深地滲透到孩子們幼小的心田里,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感悟美、表現美、賞析美、創造美,將美育進行到底,才能走出一條獨特的英語教學之路。
小學英語教師的語言藝術水平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的質量。教師自然流暢的語調,抑揚頓挫的節奏能使學生置身于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保證教學信息在傳輸的過程中發揮最佳的效能,在潛移默化的熏陶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聽力和英語語音語調。教師的語言是一種專業語言,要在簡明、準確、形象、生動、幽默、風趣和韻律、節奏等方面下工夫。英語教師必須堅持用英語教學,讓學生用英語來想英語。同時,相應的“體太語”要盡可能符合英美人的習慣,這種“仿真”,使學生產生新奇感,并置身于英語語言環境之中,以滿足學生語言美之心理需求。英語教學的語言不僅要具有與其他學科一樣的形象性與確鑿性,還應追求語言的韻律感、幽默感、新鮮感。作為一名英語老師,除了口語流利外,還要學點洋腔洋調,注重語意與語境、語調與語速相結合。“自然規范的語音、語調,將為有效的口語交際打下良好的基礎。”當教師在課堂上講英語時,具有節奏感的語調,聽起來像外國人特有的那種韻味會讓學生從聽覺上感受到語言的另一種美。學生在欣賞中獲得了令人陶醉的美感,就會增強說英語的欲望。
要實現美育教學,首先要增強外語教師的審美意識,提高教師自身素質修養。教師教要親切自然,態度端莊大方、熱情活潑,衣著美觀得體,既可讓學生感受到美的愉悅又為教學活動創造了一個美的氛圍。教態美包括儀容、風度、神情、目光、姿勢和舉投足等等。所以,教師親切而自信的目光、期待而專注的眼神可以使學生產生安全感,消除恐懼感,縮短教師與學生的感情距離。教師熱情洋溢的微笑、友善慈祥的面容可以使學生獲得最直觀、最形象、最真切的感受;瀟灑得體的身姿手勢,無時不在感染著學生,可以使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記憶。
音樂是最能直接感動人的藝術。音樂活動可以發展兒童的想象力,還可以鍛煉他們的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陶冶兒童的審美情趣,因此我們就應該把音樂引入課堂。與音樂課堂教學相比較,可以發現這兩門學科存在著許多共同點,如:聽音、模仿、歌曲訓練等。可見在審美能力的培養上它們也必然有很多的共同之處。教授根據課文內容重點編寫的歌曲、韻文、小詩時、讓學生邊唱邊跳,或邊說邊動,在優美的韻律中,在歡快輕松的氣氛中,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和鑒賞能力得以鍛煉和提高,課堂教學內容也因此較易為學生所掌握。比如教學英語數字時,可以借助“Ten Little Indians”來幫助他們掌握。教師可根據教材的內容選擇旋律優美、內容健康的英文歌曲,在音樂美的熏陶中復習掌握新知識。
一個輕松活潑、生動有趣的環境能讓學生愉快地享受學習的過程。所以,我一直認為英語教師應該有一個固定教室,有一個和諧的教學環境,讓自己的教室變成美麗的“大花園”,用一些非常漂亮的圖畫配上簡單易懂的英文說明來裝飾教室,讓學生有意無意地看或者讀,在美麗的圖片的吸引下把英語單詞和圖畫結合起來記憶,這樣不僅記憶的效果會比較好,而且也能讓學生愉快地接受知識。比如,我會讓學生拿出自己的美術作品,再配上合理的英文說明在教室進行展示,換一種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保持他們的好奇心和新鮮感。這樣,學生在貼近生活的、富有情趣的氛圍下去感受、去表達 ,使教學增添了活力,使教學變“單調”為“多彩”。
走進英語教材,仿佛進入了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宛如一幅幅美麗的畫卷,講述著一個個動人的故事。但這美麗遠遠抵擋不住教材靈魂的魅力。在潛移默化中,學生知道了深受歐美人喜愛的hot dog,hamburger,salad,學會了去McDonald’s吃快餐可以禮貌地說“May I have…?” 在得到幫助時不忘說聲“Thank you!”給人造成麻煩時道聲“Excuse me.”別人有困難時,主動詢問“Can I help you?”別人誠心道歉時也不忘道聲:“That’s OK.”進別人房間要說“ May I come in ?”初次見面,要說 Nice to meet you.How do you do !這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心靈,不正是教材的翻版嗎?禮貌禮儀教育在英語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良好的禮儀修養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品質和道德。英國和中國文化雖然相卻甚遠,但也都是禮儀之邦。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禮貌禮儀和言談舉止也是我們英語教師的一大任務。
總之,德育是一個宏觀的概念,而德育的滲透要從微觀處著手。德育是教學的一個永恒主題。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古往今來,教師不僅要“授業”,更應“傳道”。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不是教師生搬硬套說出來的,而是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和學生一起領悟到的。德育滲透的方法有很多,只要用心,那么這場持久戰的勝利就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