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艷玲
(遼寧省 盤錦市 大洼區新開學校,遼寧 盤錦 124204)
小學數學是小學階段中的基礎課程,對學生數學知識的學習與發展能夠產生重要的影響。新課程背景下,教師需要結合小學生的實際認知特點開展課堂教學活動,靈活開展數學課堂指導活動,使小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獲得全新的數學課堂學習體驗。文章將結合小學數學教學的實際情況,分析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創新方式,希望能夠對小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普遍存在著忽視學生主體地位以及評價方式較為片面等方面的問題。
當前雖然很多教師改變了課堂教學方式較為單一的問題,開始將多媒體等信息技術軟件融入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但是仍然存在著課堂教學模式較為單一的問題,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質量較差[1]。新課程背景下較為關注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教師需要針對數學教學的要求不斷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展現學生被動的學習狀態。
課堂教學評價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直接影響學生的課堂學習狀態,新課程背景下,很多學校的教學評價方式仍然僅僅通過成績檢驗學生的綜合能力[2]。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壓力較大,課堂學習狀態不佳,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可以通過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豐富課堂教學的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完善教學評價的制度,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等方式開展。
新課程背景下,教師需要注重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基于學生的認知特點靈活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創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理念,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3]。
例如在指導小學生學習人教版數學三年級上冊第7課“長方形和正方形”這一項內容中,教師可以在教學活動中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引導學生由身邊的事物入手,進而循序漸進的學習數學知識。比如教師可以提問學生“誰能告訴老師,我們班級的窗戶是什么形狀的呢?”等問題,其后通過“老師今天就教大家一個辨別圖形的好方法”等話語引入課堂教學內容。
正如高爾基所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會帶領著學生積極的投入到數學課堂學習活動中,使學生在知識的世界中遨游,對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和數學思維的培養能夠產生積極的影響。
新課程背景下,教師可以通過情境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以及合作教學法等多種課堂教學方式開展教學活動。比如教師可以在指導學生學習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一課“位置與方向”這一項內容中,在指導小學生學會簡單的表述方式之后,組織小學生開展情境模擬活動。比如一位小學生站在講桌前,小學生需要幫助他快速達到同學“張曉紅”的面前,組織小學生一同參與其中,告訴這位小朋友他該走的具體位置和方向。
再如指導學生學習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年、月、日”這一項內容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自主探究其中的內容。在小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參與到其中,傾聽學生合作學習中的想法,給與學生適當的思維引導。在學生合作學習結束之后,教師可以通過“那么今天是哪一天呢?”等問題檢驗學生的知識學習質量。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不斷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也使學生形成一定的合作意識。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活動中,教師需要將學生的課堂表現、創新意識以及合作能力等項目融入到綜合評價體系中,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多鼓勵學生、贊揚學生,關注班級中的“學困生”。在學生回答問題之后,答對問題則可以采用“你太棒了!”等話語對學生進行鼓勵,答錯了則可以采用“非常好,但是只差一點點,你再思考一下,加油”等話語對學生進行鼓勵,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積極發言、積極提問,不斷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總體質量。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需要加以適當創新。教師可以通過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豐富課堂教學的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完善教學評價的制度,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等方式,使學生能夠在愉快的課堂教學環境下學習,并形成良好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