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玉玲 冀沁珍
(遼寧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6)
微信是騰訊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個為智能終端提供即時通訊服務的免費應用程序。從產生發展至今,微信已經成為信息交流、娛樂等的主要工具。隨著微信功能的不斷更新,應用微信的人數也越來越多,大學生是微信的使用群體之一。有研究表明超過95%的大學生手機都安裝了微信這一應用軟件,微信的很多功能都是學生表示“喜愛”和“極有興趣”的功能。微信的普遍應用,對大學生的生活習慣、行為方式、思維特點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同時也給高校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全新的機遇與挑戰。于是,如何利用微信這一新媒體平臺,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模式與方法進行創新,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成為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課題。
傳統的高校思想政治課采取的是“灌輸式”“填鴨式”的單向度教育模式。老師在講臺上說,學生在下面聽;有了多媒體以后,思想政治課變成了老師在講臺上念PPT,學生在臺下抄筆記,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互動非常少,對于學習的結果也只能通過單一的成績來說明。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對思想政治課失去興趣,從而放松了對自己思想品德、政治覺悟、道德情操的提升。微信的廣泛使用,使得傳統的思想政治課延伸到生活中,通過瀏覽微信中的正能量信息,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動態和公眾號,潛移默化地受到正確的思想引導,用正確的思想來指導行為。
微信最大的特點就是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方便人們的溝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運用這一社交軟件的優勢,與學生互相添加好友。當學生成長、學習和生活遇到煩惱與困難時,思想政治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心靈導師的作用,做好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充分借助微信平臺,在一對一的交流中為學生化解憂愁,給予溫暖,在老師的關懷與鼓勵中,激發學生的志向,使學生盡快忘卻煩惱,以更加積極樂觀的心態投入到生活和學習中去。
微信平臺與傳統的媒體具有相同的作用,都致力于信息的傳播,但微信比傳統的媒體具有更高的時效性、便捷性和生動性。大學生通過關注微信公眾號、微信群能獲取豐富的知識,擴寬信息的獲取渠道。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在微信上傳播正能量信息,將學生引導至正確的輿論方向,有利于為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建有益的環境氛圍。同時微信還可通過后臺管理系統,分析大學生思想變化動態,實時監控校園輿情,面對一些負面價值觀傳播時,及時準確的采取相關措施。
微信“一對多”的關系模式,很容易形成個人中心主義。微信在充當便捷的聯絡工具的同時,構建了一個虛擬的社交圈,每個人都像是被關在盒子里與其他人溝通交流,建立關系。這種關系是非常脆弱,非現實的。而且微信平臺中提供的許多生活服務項目,例如:各種類型的繳費、外賣等,為大學生宅在寢室提供了絕佳的條件,大家都愿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而且即使在大家聚餐或者群體性活動時,大家也都低頭玩手機微信,不是看朋友圈就是聊天、看訂閱號。這種被微信控制的現象就是“微信控”。微信造成的現實關系與虛擬關系的錯位,既不利于大學生實際人際交往能力的提高,也對大學生融入社會進行工作產生不良的影響。
當今時代是信息大爆炸的時代,人們時時刻刻都被各種各樣的信息所包圍。微信作為開放交流平臺,為信息傳播提供巨大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有待解決的問題。微信上的信息眾多,但是這些信息都沒有經過嚴格的審核,正處在“三觀”養成階段的大學生對于網絡信息分辨能力比較差,很容易受到負面信息的影響,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不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觀念,微信朋友圈的消息很多是轉發的,內容的真真假假也很難辨別,甚至還有一些居心不良的傳播者,巧妙利用微信平臺傳播一些虛假消息、負面信息,引誘大學生偏離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從而用錯誤的價值觀來指導自身的行為。
微信平臺上各類信息集中產生,其中不乏色情、暴力、虛假信息,且微信中有許多不法分子售賣無證產品、設置陷阱行騙,涉世未深的大學生無法正確分辨這些信息,產生錯誤的判斷,輕則造成思想觀念的動搖,重則受到心理、身體或財產上的損失。微信使用門檻低、影響范圍較廣、產生作用較大,這些都可能成為被利用和傳播的原因。部分學生對于一些信息洞察力不夠,容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從而引發網絡犯罪行為。值得注意的是微信犯罪也屢次出現在高校校園中,這應當引起我們的注意和重視。
關注學生動態,以正能量信息進行引導。朋友圈是微信重要的功能之一,也是當代大學生最為關注的地方,是大學生表達自己想法,獲取他人信息的最重要的途徑。朋友圈發布的信息對于學生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無形之中影響著大學生的價值判斷、價值選擇和行為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積極融入學生的朋友圈,關注學生動態,彼此成為微信好友,并且進行積極互動。借助微信平臺密切關注學生每天在微信上發布什么動態、關注哪些內容,并從中判斷他們的思想動態、心理狀況,這樣做既有利于有針對性地結合他們的興趣愛好進行引導教育,也有利于在學生遇到突發狀況時及時采取措施。教育者要在自己的朋友圈多發布正面信息,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遞正能量,給大學生的成長以激勵和指引,使他們在瀏覽到這些信息時感到振奮和溫暖,并激發出昂揚向上的動力。
營造良好氛圍,加強師生互動。在高校,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加入了以各種不同的主題構建的微信群,這是師生進行良好互動的平臺,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移動便利“課堂”。在微信群里,作為群主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嚴于律己,以身作則,在言語上要時刻為其他群成員作出表率,發表積極正能量的言論,做被學生信賴和尊重的“意見領袖”。思想政治教育者還要積極營造群內良好的文化氛圍,與學生進行探討互動,使他們排除雜念,認識到自己所肩負的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堅定理想信念,勤奮學習知識,增長才干,早日成長為建設美麗中國的棟梁之材。
傳播高雅文化,保證正確方向。近年來,依托微信這一社交軟件,以公眾號為代表的自媒體迅猛發展。其中有很多的公眾號都與思想政治教育緊密相關,關注人數也非常多,深受廣大學生喜愛。此類以思想政治教育為主題的公眾號,要想有效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公眾號的發布者就應盡量做到,在形式上有吸引力,充分照顧當代大學生的思維習慣和閱讀愛好。可以采取動畫、視頻、表情符號等的組合排版,適當運用網絡流行語等。其次在內容上要以傳播高雅文化和優秀傳統文化為主,不斷豐富學生的知識,引導學生閱讀的方向,在潛移默化中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
隨著社會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的形式和內容也應該進行相應的變革和創新,微信平臺的應用和研究是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的需要。一方面,把思想政治教育與相應載體相結合,是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要求。另一方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應具有鮮明的時代感。網絡的發展,信息時代的到來,新媒體的發展和應用對人們的生活和學習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微信作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一種新媒介,對大學生的學習、生活、思想觀念、道德水平和價值觀念等產生了不可替代的附加影響力,也對傳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嚴峻挑戰。面對不斷變化的國際國內新形勢和新機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在內容、形式、方法等各方面進行創新和改進。微信作為一種社交和服務的全新網絡平臺,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其獨特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