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嬌
(河北滿城中學,河北 保定 072150)
在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樹立生本教育理念,以學生為中心,充分展現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互動中不斷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同時,教師要科學設置課堂教學問題,優化完善課堂教學方法,合理安排教學內容,促使學生有效突破教學重點難點內容,在教與學的有機融合中不斷提高數學綜合實踐能力,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率與質量,將素質教育理念落到實處。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一方面要樹立做數學的概念,而不是與知識進行對話,以便能夠將生活情境作為引導,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擴展數學思維,能夠在實踐中解答數學題。利用這樣的教學設計,可以在授課的過程中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需要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以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日?;顒赢斨?,針對數學知識進行討論,通過交流突破思維的局限,也可以驗證自己的學習方式,學習的準確性會有明顯的提升。
教師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不但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觀念,還可以提升學生良好的學習觀念,師生之間構建起深厚的情感,將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了出來。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有益于學生探索能力的提升,學生在遇到數學問題的時候能夠主動探究。
初中的數學知識已經有了一定的難度,有些知識比較抽象,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很難理解,久而久之學生會失去學習的興趣,課堂的教學效率會明顯下降。為了構建高效課堂,要喚起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其積極對知識進行探索。因此,在日常授課的過程中,教師要將學生需要學習的數學內容盡量與學生的實踐生活進行聯系,引導學生從生活的層面思考數學問題,提升學生求知的欲望。其中,可以將學生分為三個不同的方面進行。其一,應用直觀的授課形式,能夠將數學知識當中的抽象概念進行轉換,使其更加直觀,幫助學生消化理解;其二,要將數學沒的意識融合到日常授課活動中,從數學意識層面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培養,擴展學生的數學思維,開闊學生的視野;其三,構建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以便學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有益于學生思維的發散,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起到了良好的幫助作用。
傳統教學的思維方式,教育者一般始終把自己置于領導地位,以自我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盲目向學生灌輸學科知識。對于課堂具有較強的控制性,對學生的要求非常嚴格,教學形式單一,單調乏味,對學生沒有吸引力,學生總覺得自己只需要認真坐在教室里聽,這會使學生對教師有嚴重的依賴。一旦離開老師的指導,學生就很難應付各種數學問題。另外,在教師的尊嚴不可觸犯的觀念的影響下,學生將教師視為教學的權威,對教師有一種敬畏之情。在這種情況下,學生難以參加課堂活動,課堂氣氛沉悶乏味。
為了改善教學方式,教師首先要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對學生進行徹底的觀察分析,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無論是課堂上還是課堂后,都要積極與學生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才能確實地感受到學生的需求。例如,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可以親近學生,與學生進行互動,甚至在不影響教學效果的前提下,和學生講一些無傷大雅的小笑話,或者是聯系生活實際,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從而調節課堂氣氛,讓學生在一個開放、輕松的心態下,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和發現數學中的規律和奧秘,以此來縮短師生間的距離,實現和諧課堂,提高教學質量。
課堂教學的形式和手段在素質教育全面推進的過程中,必然是多姿多彩的,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高效的課堂,才能促使學生更加自覺地學習學科知識,感受到學習學科知識的樂趣,從而有效地開拓高效課堂構建的路徑。初中數學教師,要以新課程標準為突破口,以多種有效的教學手段為研究對象,深入到學生中間,了解學生內心深處對數學知識的渴求,盡最大可能地滿足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需要,激勵學生進行自主的探究和學習。比如:在講解“正多邊形與圓”的知識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中的幾何畫板,讓學生在動態的課件中理解并掌握正多邊形的半徑和邊長、邊心距、中心角之間的關系,在觀看完這些知識后,讓學生學會應用多邊形和圓的有關知識畫多邊形,實現數學知識的遷移和拓展。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成功地運用于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課堂教學的真實性,讓學生感受和體會到數學學科的形象性和直觀性的特征,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達到構建高效課堂的教學目的。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育的奧秘不在于傳授,而在激勵、喚起、鼓舞。”適時地在教學過程各個環節激勵學生,使學生產生內部驅動力,激發學生的成就感,讓學生感受到自我價值的實現,這是教師設計各個教學環節的情感教學基礎。高效課堂中,教師對于學生的評價要拒絕簡單粗暴,要使學生人人都覺得“我能行”“我愿意嘗試”,使學生感到教師對其信任與尊重,愿意主動參與課堂教學,使學生感受到強烈成就的需要。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在學習中積極地去克服困難,戰勝挫折,同時也得到無窮的樂趣使得學生成為有上進心、自尊心的人。
課堂教學是師生共同活動的環節,也是最基礎的組織形式,它可以讓學生學到知識、得到鍛煉并提升相應的技能。怎樣把握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成為了每一位數學老師都在積極尋求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