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潔霜
(樂清市淡溪鎮中學,浙江 樂清 325600)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教育需要實現多方面發展,讓學生在完成知識學習目標的基礎上,培養他們的道德品質、價值觀念、思維模式等綜合素養,成為了初中教育階段的重要目標。為此,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化班級管理工作研究,強化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與獨特價值變得至關重要。文章以此為切入點展開探討,希望能夠實現現代教育背景下班級管理工作的“創和諧氛圍、建幸福班級”目標帶來支持。
對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初中生而言,想要讓他們在自主班級管理中獲得教育并實現成長,就必須要做好對他們的行為指導。為此加大對以學生為主體的班級自主管理原則分析很有必要。
想要保證學生班級自主管理的效果,就必須要明確班級自主管理的基本原則,“以生為本、責權自定”就是其中最基本的原則。學生班級自主管理作為以學生為主體的管理行為,其需要學生具有足夠的權力去完成各項工作,所以教師一定要淡化自己在班級管理工作的地位,讓自己成為一個旁觀者,避免過多干擾學生們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的行為,即使教師發現了學生的錯誤,也要讓他們自己去體驗錯誤的代價,因為這樣才能夠讓他們成長和進步。
在初中教育階段,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班級自主管理工作,能夠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幫助學生在學校中獲得知識學習和素質教育的雙向培養,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德智雙修教育目標。以學生為主體的班級自主管理工作,能夠讓學生承擔起與他們年齡相符的責任,讓他們為自己每天學習、生活的班級貢獻屬于自己的力量,努力為自己構建優質的學習環境,幫助他們在思維方式、協作能力、處理問題能力方面獲得提高,讓學生成為既會學習又會生活的復合型人才,這對于實現素質教育的培養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以學生為主體的班級自主管理模式,是培養學生全面素質、鍛煉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措施。在實施班級自主管理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做好對各方工作的控制,以確保班級自主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召開自主班會,確立管理模式”是進行班級自主管理模式的第一環節,也是非常關鍵的環節,做好此環節的設計能夠為后續班級自主管理工作的有序進行帶來幫助。在這一環節中,教師要先與學生進行班級自主管理模式的溝通,由學生選舉出班級自主管理模式中的主要負責人,并由他們負責組織召開班級自主班會,并在班會中確立班級自主管理工作的模式、方法和制度,為班級自主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打下基礎。在這一環節中,因為是以學生主體的班級自主管理,所以教師一定要將權力還給學生,讓自己成為一個旁聽者、觀察者,以確保學生在班級自主管理行為中的絕對主權,實現班級自主管理的目標。當然,如果學生主動向教師請教問題,那么教師一定要給予他們足夠的幫助,讓學生能夠克服和解決在組織召開全員班會的問題,確保班會能夠得以順利召開。
通過對班級自主管理班會的旁聽,我發現學生們達成了以班委為領導的小組化管理編制,每各小組根據所負責工作內容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其中衛生小組人數最多,紀律小組的人數最少。令我欣慰的是在各小組的成員搭配中,絕大多數學生都是以自主意識為基礎進行小組選擇的,即使有些小組人數較少,同學之間也可以通過相互溝通來實現隊員整合。這種和諧、融洽的氛圍體現出了學生的奉獻精神,同時也在側面體現出了他們的大局觀。
“全員參與管理,共建和諧班級”是班級自主管理的第二環節。班級管理工作看上去簡單,但其需要各小組之間的相互協作才能夠發揮出最大價值。所以,教師一定要在學生在完成班級管理小組組織和責權劃分后,指導他們通過相互之間的溝通和協作進行班級自主管理。但考慮到學生之前在自主班會召開環節中的優秀表現,我選擇讓學生自主發現問題并予以解決,因為我相信他們的能力,同時也意識到這是對他們進行鍛煉的好機會。
在班級自主管理進入第二周的時候,問題出現了!文藝小組在出版報之后,沒有進行現場清理,地上的粉筆灰和雜亂的課桌等,影響了第二天早自習的順利進行。針對于這一問題文藝小組和衛生小組之間產生了摩擦,原本和諧的班級氛圍因為此事也變得凝重。針對于兩個小組之間出現的摩擦,教師如果進行干預,問題很好解決,但為了鍛煉學生的班級自主管理能力,我并沒有參與其中。
第一天:放學后,各小組組長留下,進行了約為1小時的會議討論;
第二天:課間休息、午休后以及放學后,各小組組長組織組員進行討論;
第三天:放學后,班級進行了一次全班性的會議,會議上文藝小組、衛生小組都進行了自我反思,并向同學們表達了歉意。最后,制定出了新的班級衛生制度,即“每天放學后,進行以掃地為主的班級衛生清潔;第二天早上,衛生小組早到班級進行拖地”。將衛生工作拆分成兩天,這樣既可以避免之前的問題再度出現,同時也減輕了衛生小組搞衛生的壓力,還確保了班級學習活動的有序進行。
學生在此問題的解決上是讓我刮目相看的,尤其是他們在班會上的自我反思領我感到詫異,我不知道小組長是如何做思想工作的,但我看到了最直接的結果,原來他們可以如此懂事,是我小看他們了!
綜上所述,進行初中學生班級自主管理教育活動的研究,能夠在為學生更多參與班級管理事物機會的同時,還能夠讓學生在班級管理活動中獲得思維模式、認知能力、協作水平和解決問題能力等多方面的培養,這對于實現素質教育目標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