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華
(新疆塔什庫爾干縣深塔中學,新疆 喀什 844000)
1.什么是職業生涯規劃。
職業生涯規劃是指客觀認知自己的能力、興趣、個性和價值觀,發展完整而適當的職業自我觀念,個人發展與組織發展相結合,在對個人和內部環境因素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深入了解各種職業的需求趨勢以及關鍵成功因素,確定自己的事業發展目標,并選擇實現這一事業目標的職業或崗位,制定出基本措施,高效行動,靈活調整,有效提升職業發展所需的執行、決策和應變技能,使自己的事業得到順利發展,并獲取最大程度的事業成功。
職業生涯規劃是從第一次擇業開始到退休的整個職業生涯規劃的過程,包括擇業規劃以及中期和長期的職業發展規劃。高中學生畢業后如果不參加高考而直接找工作,這第一次找工作就是他人生的第一次擇業規劃,從這第一次擇業開始一直到他退休,就是整個職業生涯規劃過程;如果選擇上大學,大學畢業后在找工作,那么這就是第一次擇業規劃,由此開始職業生涯[1]。
2.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
一份行之有效的職業生涯規劃將會:①引導你正確認識自身的個性特質、現有與潛在的資源優勢,幫助你重新對自己的價值進行定位并使其持續增值;②引導你對自己的綜合優勢與劣勢進行對比分析;③使你樹立明確的職業發展目標與職業理想;④引導你評估個人目標與現實之間的差距;⑤引導你前瞻與實際相結合的職業定位,搜索或發現新的或有潛力的職業機會;⑥使你學會如何運用科學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驟與措施,不斷增強你的職業競爭力,實現自己的職業目標與理想。
1.高中生社會實踐缺乏實效和重視。
現在高中學生在學校課業壓力大,社會實踐機會少之又少。現在高中教育階段中雖然每個學期末都給學生安排社會實踐和社區服務,本來是鍛煉學生參與社會了解社會的大好時機,可是學校、家長和社會對此根本不重視,學生僅僅為了完成學校的任務敷衍了事甚至是造假。因此,學校安排的社會實踐缺乏實效。
2.應試教育評價制度造成的局限性。
傳統的高考模式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仍然是最重要的評價模式。在分數的單一評價標準下,現在學生從進入學校就開始了單一的人才培養模式。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學生只在重分數而輕其他能力。學生的全面發展欠缺,和社會嚴重脫節。因此造成了高中生對自己未來的職業規劃一無所知。
3.家庭教育上存在缺憾。
現在高中學生的家庭教育令人擔憂。學生放學回到家后,父母包攬全部家務,全力保證學生的學習時間。即便是周末也很少有自己主宰的時間,而各種培訓班充斥著孩子的假期。孩子動手能力和接觸社會的機會少之又少。根本不顧孩子的個性發展和興趣愛好。就算是有點個人愛好也被說成是不務正業。父母應當讓自己的孩子利用一切機會接觸社會和鍛煉自己的自主能力,培養身心健康的人才能更好的適應社會。
加強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的能力,重視以及加快中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建設工程。
職業生涯規劃簡而言之就是:知己、知彼,擇優選擇目標和路徑,并用高效行動去達成目標。您可以有多種方式闡述自己的生涯規劃,但主線結構應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1.自我評估。
對自我的評估包括興趣、價值觀、綜合素質、能力特點優勢與劣勢例如:什么能引起您的強烈興趣?什么能激發您的活力?您的優勢是什么?您喜歡與人還是物打交道等等。
2.環境評估。
包括家庭影響、社會形勢(如市場供需狀況、就業政策、需求分析、地理環境等,并與自己的實際相結合)。
3.自我定位。
根據自我評估和對環境的評估,選擇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如選擇哪個層次的大學深造。哪個專業門類等等均可,如您的選擇是否符合您的現實狀況?根據對自我及環境的評估得出您做此決定的依據是什么?根據對自我的評估和自身的特點制訂適合于自身的計劃。
4.反饋修正。
根據自我發展變化與社會需求的變化,與時俱進,靈活調整,不斷修正、優化職業生涯規劃,主動適應各種變化,積極發展職業生涯規劃。
我認為高中階段的學生就應該清楚的了解我國大學的專業分類及學科設置。并了解這些專業的就業取向。中學生應當初步了解大學的專業設置以及個人就業方向,做到心中有數,提前規劃。
教師是培育學生的主體。可以利用教師的繼續教育或者網絡教育等提高教師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能力。或者在學校專門培訓職業生涯規劃的專職教師,為學生提供定期服務。在師資力量不足的情況下,可以借助當地的中職教育師資為高中生服務。
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當地的資源,盡可能多的開展各種形式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1.學校可定期邀請各行業的代表給學生做講座,交流心得。
2.中學階段開設職業規劃課程,分階段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職業指導。
3.通過專業職業規劃人員或職業規劃網站,父母和孩子共同學習提高。
4.充分利用社會資源社區和工廠等,開展有實效的社會實踐活動和義工。
5.鼓勵學生到大學去,去聽課、聽講座,到大學的圖書館閱讀,去實驗室參觀。去博物館或其他開放的學習平臺多學習提高。
高中生的生活能力。陪伴個人終身的興趣愛好。做任何事情高度的責任心和吃苦耐勞的精神。
總而言之,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是必修課。從高一開始樹立職業生涯規劃意識,在此前提下才能做好學業規劃,確立學習目標。提高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能力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必須共同為青少年的未來負責,家庭、學校、社會共同努力,才能培養有興趣、有責任心、有個性的合格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