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小娟
(南昌大學,江西 南昌 330000)
“現在最重要的資源是什么?不是石油,而是數據?!边M入到信息時代,數據成了最寶貴的資源,數據不僅是商業公司占有市場的利器,同時在新聞中也大放異彩。本文則打算沿用國內學者方潔對數據新聞的狹義定義:狹義的數據新聞是指基于數據的抓取、挖掘、統計、分析和可視化呈現的新型新聞報道方式。電視數據新聞是數據新聞中重要的一類,本文所指的電視數據新聞是指數據新聞用電視的手段表現的新聞,它既有數據新聞本身的特質,也因為電視媒介的關系在視覺聽覺上更生動。本文打算借用SWOT分析法對電視數據新聞進行分析。
電視數據新聞的制作流程簡略而言可分為三部分:獲取數據、處理數據、呈現數據,目前在我國最常見的獲取數據的方法是從政府、企業、機構等公開的數據庫中獲取,如此不僅簡化了收集數據的過程,數據的可靠性也較高,保證了電視數據新聞的真實性,新聞報道的真實性更強。數據處理則是由專業技術人員合作完成的,媒體機構和專業記者通過對各類原始數據信息的挖掘、鑒別、甄選、吸收、分析,將錯綜紛繁的信息和數據“碎片”篩選、整合、凝練而成條理清晰的新聞報道,從而更好地描繪全景、提煉觀點、闡釋細節。
數據不用拘泥于時間、空間,它可以囊括數年內數個地區的信息,電視數據新聞也因而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帶領觀眾用廣角鏡頭看世界。全球化時代,社會需要“廣”新聞,同時“深”新聞也一直是新聞從業者和人們的追求,龐大數據和數據處理技術使電視數據新聞在“廣”和“深”上擁有天然優勢,而優秀的電視數據新聞則一定更“深”、更“廣”。
報道角度就像新聞的眼睛,一則新聞能否受到受眾的喜歡與其報道角度息息相關。電視數據新聞則得天獨厚,依托龐大的數據,它跨越了時間、空間的限制,借用數據可視化技術其可以用人們喜聞樂見的方式從宏觀層面報道日常事,讓人們看到不日常的日常。如央視“‘據’說”系列節目的主題幾乎都是日常事:春節、春運、兩會等等,但其節目內容卻別樣特別,讓觀眾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春節、春運、兩會等。電視數據新聞新穎的報道角度也為新聞業注入了新血液,使新聞業更具活力。
傳統電視新聞一般只能描述新聞事實,而電視數據新聞的功能則十分強大,不僅能夠在宏觀上把某個事件描述得更加清楚全面、直觀有趣,而且具有判斷、預測和信息定制的功能。首先借助大數據電視數據新聞能幫助我們看清事物完整的原貌,更加了解我們的生活。
信息定制服務功能主要是指利用大數據的分析結果滿足網民的信息個性化要求,美國Five thirty eight數據博客的讀者來信專欄“親愛的莫娜”即主打信息定制服務,受眾可以向這個平臺發起提問,詢問任何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如我是不是很正常、我該多久洗次襪子等等,專欄作者則利用美國范圍內的大數據,即刻將分析結果告知當事人,但避免給出指導性意見,僅告知各種數據的分析結果,讓網民自己依照分析結果來處理自己面臨的問題。目前我國還沒有電視數據新聞實現了此功能,但就電視數據新聞本身而言其將能實現此功能。
相比傳統電視新聞的制作,電視數據新聞的制作更加復雜,需要更高的成本。首先,比起調查采訪獲取有價值的數據一般更加困難。目前數據獲取途徑主要有兩種:一是從政府、企業、機構等公開的數據庫中獲取二手數據;二是由媒體自行調查或抓取一手數據。第一種途徑相對比較簡單,也是目前最常見的,但是現成的數據的價值往往不如媒體自行調查采集的數據,而采集數據需要媒體耗費極大精力和財力。其次,數據的分析處理也比一般的新聞事件分析更繁瑣,數據是“冷”的,要讓數據“熱”起來,變得通俗易懂、有趣味,一要強大的技術支持,二要多個領域的專家協調配合,技術成本和人力成本耗費較大。
數據總是單調的,盡管記者編輯們加熱了“冷”數據,但和離奇的新聞事件比電視數據新聞依舊會略顯單調、枯燥。數據可以呈現背景資料,卻難以全面呈現同一個新聞主題的多個角度,無法完整地講述新聞故事。缺乏故事情節也使得電視數據新聞的理解難度更大,略顯枯燥,受眾必須要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才能看明白并喜歡。此外,電視數據新聞的時效性也較差,因為抓取數據、分析數據、處理數據都要花費較長時間,無法做現場直播。尤其是目前各項技術都還不夠完善,基礎較薄弱,因而制作周期更長。
當下已是大數據時代,數據資源成為一種核心資源,受到國家高度重視。同時技術也逐漸趨于完善,目前我國數據抓取、分析、呈現的技術雖不成熟,但近年來已有了很多進步,相關的工具越來越多,功能也更強大。例如,這幾年抓取數據的工具逐漸增多,操作也越來越豐富、便捷,電視數據新聞的制作和技術緊密相聯,技術的完善也意味著電視數據新聞的進步。
自媒體火爆后,傳統新聞媒體受到了極大沖擊。人人都有麥克風,每個人都是傳播者,人們不再依賴傳統媒體提供新聞,傳統媒體的關注度下滑嚴重。同時,由于普通公民未受到過專業的訓練,它們報道的信息難免存在很多問題,致使新聞業亂象叢生。為了規整這些亂象,拯救傳統媒體,我國新聞行業亟待專業化,抬高新聞采編的門檻,要為受眾提供更優質的內容和服務。電視數據新聞對采編人員要求較高,普通公民無法涉足,因此新聞行業專業化過程中一定會更注重電視數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