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大宇
(習水縣三岔河鎮中學,貴州 遵義 564601)
課堂競技作為一項被體育教師廣泛應用于課堂中的教學技巧,對于學生的體育學習有很大的幫助。競技因素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體育興趣,還可以幫助學生深化對于知識的理解,同時也可以讓學生了解體育精神,繼承體育精神。除此之外,教師在課堂中加入課堂競技的內容,可以有效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讓學生在體育過程中完成對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的綜合鍛煉。本筆者結合自身多年體育教學經驗,對課堂競技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有效應用進行了一番簡單的探討,希望能夠給廣大師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任何科目的學習與理解離不開學生對于科目學習的興趣,學生在學習自己感興趣的科目時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師在教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是十分重要的。在學生的普遍認知中,體育僅僅是一門用來放松的課程,并不能夠意識到體育知識對于學習和生活的重要性。教師在課堂中添加競技因素,可以使課堂內容更具吸引力,課堂模式更符合學生要求,從而更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能夠更好的完成對知識的學習,改變學生對于體育的印象。除此之外,初中階段的學生通常好勝心旺盛,教師可以利用其此項特點,將競技中比賽的元素應用于課堂中,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課堂學習效率。
例如,教師在教授“立定跳遠”這一教學內容時,可以在課堂開始時運用啟發式教學法,即教師運用生動的語言描述,有趣的動作游戲以及刺激的競技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學習體育知識,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然后,教師可以對動作進行講解和演示,并對學生動作進行糾正,以鍛煉學生的肢體力量和肢體協調能力。最為重要的是,教師可以在課堂用采用競賽法教學法,即將學生以合理的方式分為若干個小組,并讓小組內的每一位成員進行立定跳遠并記錄成績,最后通過小組總成績選出最優秀的小組,并對其成員做出鼓勵和表揚。學生通過小組間的比賽,可以互相促進,加深對于體育運動動作的了解,并且學生通過比賽可以獲得一定的榮譽感,這種榮譽感也會促使學生更加認真的學習體育知識,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也增加了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的興趣。
在大部分學生的課堂認知中,體育課堂僅僅是一個用于休閑和娛樂的課程,并不具有知識傳授的功能。恰恰相反的是,體育課堂不僅僅可以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還可以提高學生對于體育運動技巧的掌握和體育知識的理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用課堂競技的教學技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抓住學生好勝心的特點,讓學生有目的性地學習體育知識,了解體育知識,從而更好的理解體育知識并應用于今后的日常生活之中。除此之外,教學中競技因素的使用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的學習意識和學習能力,對于樹立學生終身鍛煉的體育意識和提高學生對于體育知識的掌握熟練度有很大的幫助。
例如,教師在教授“腳內側踢球,接球”這項基本的足球運動技巧時,學生可能會因為動作難度較大而對課堂內容產生一定的抵觸心理,導致學生不能夠積極參加課堂活動,從而不能夠很好的掌握足球運動知識。針對這種現象,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添加一些競技因素,利用學生的好勝心理提高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程度,例如在教師講解完腳內側踢球,接球的動作要點之后,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練習,并制定考核標準:一次性踢接球二十個的學生可以先行進行休息,學生為了更快的獲得休息的機會,會在練習過程中加強對動作的練習,并對踢球,接球的動作做出糾正,或者及時尋找教師詢問動作重點和動作要領,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可以得到進一步提高。
體育精神不僅僅貫徹在學生的體育學習過程中,更貫徹在學生一生的體育運動中。初中階段的學生心智尚未成熟,需要教師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以及價值觀。而體育運動作為一項全民運動,其所蘊涵的團結合作,互幫互助的體育精神正是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滲透給學生的。學生通過在體育課堂中參加課堂競技,可以有效提高自身對于公平公正的意識,以及對于失敗與挫折不放棄,不氣餒,不認輸的精神的了解。初中階段的學生通常具有很重的好勝心,這種性格特點可以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提高自己,同時也可以導致學生的嫉妒心理,阻礙了學生友愛精神以及團結互助品質的培養。因此,教師在教學課堂中恰當的應用體育競技因素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是非常有意義的。
例如,教師在教授“接力跑”這一項體育運動時,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接力跑比賽。首先,教師應該根據班集體內每一位學生的體育水平和身體素質對學生進行分組,盡量保證每一組的水平相當,避免出現兩支隊伍水平相差過大的現象,從而讓學生意識到比賽中公平公正的重要性,并且能夠培養學生團結合作意識,其次,教師應在開始比賽之前為學生講解比賽規則與注意事項,并對接力跑中起跑和接棒的動作做出再一次講解,以加深學生對于動作的記憶,以培養學生正確的體育運動意識。除此之外,教師還應指出,學生在比賽過程中禁止對他人做出干擾,這樣可以加強學生的公平競爭意識。最后,教師在比賽結束后,除了對獲勝方進行表揚以外,還應該對其余的學生表示鼓勵,以培養其不驕不餒的性格特質,為樹立學生的體育意識做出一定的幫助。
總而言之,體育作為一門培養學生身心素質的課程,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有很重要的意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有效使用課堂競技的教學技巧,讓學生更好的理解體育知識,為新時代培養更多的全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