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迎春
(河北省承德市興隆縣南天門小學,河北 承德 067300)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是指在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老師引導學生探究生活中與數學學習內容相關的事物,并將這些生活元素完全融入到學習中。小學的知識比較容易理解,因此很多學生的成績都是比較理想的,但是在我國人才型社會的大環境下,實踐能力強的人才卻是屈指可數。這種現象使我國的很多行業出現了發展難的跡象?;谶@些因素,國家決定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本文研究的正是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開展。
新課程的教學實施,使小學數學得到了有力的改革,原本的應試教育模式和灌輸式教學方法都已經被改革,小學生的數學成績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但是,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數學,在知識運用方面的能力還是不足的,小學生還不能將學到的數學知識直接用來解決實際生活問題,因此,要加強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生活化教育。生活化教育,首先要對數學的相應教學內容進行生活化建設,將教學內容豐富化,而不是單一的數字或者是公式。
(一)教師備課要避免概念的灌輸,而是要將其轉化為生活問題
小學生的記憶力很強,他們可以講老師將的知識都牢牢的記住,例如考他們乘法表,很少有孩子背不出來,但到實際的應用上就出了問題。這主要和教師在講解相關概念時多是采用了概念化教學,并沒有結合生活實際,使學生在理解和運用上很難轉化。因此,要將數學知識中的概念知識變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樣學生就可以很好的理解概念,運用起來也較容易。
(二)教師要走進學生的生活,發現數學元素
小學生并不具備健全的思維能力,他們思維能力的養成多要經過教師的引導、教師可以參與到小學生的生活中,發現在他們世界里存在的數學元素,并將這些元素融入到數學知識的講解過程中,從而讓學生能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問題聯系起來。不僅讓小學生拓展了思維,還增強了邏輯能力。例如在乘法口訣的記憶上,教師可以選用一種或幾種水果的擺放來使教學生活化。
對于小學生的認知能力來說,很多數學知識在他們接受以后可以及時記住,但是沒有辦法迅速理解和吸收,這種情況下,就要求教師將一些較為復雜的數學知識替換成相對簡單的生活元素。將復雜問題變得簡單化,易于學生理解,使學生能夠充分掌握這些復雜的數學知識。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通過將復雜的數學知識和簡單的生活元素進行對調,是在降低數學知識的難度,便于小學生理解和運用能力的培養。這種教學措施要從以下兩方面為出發點:
(一)教師應善于搜集生活素材
教師生活素材的收集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它需要教師有足夠的積極性和耐心,能夠經常觀察生活、發現生活。同時,這些素材不應該是學生每天都看到的、接觸到的,而應該是并沒有引起學生注意的素材。例如,小學生對實際應用題的解答是不容易掌握的,這時就需要教師運用生活中的例子來讓知識簡單化。教師可以在12月24日平安夜那天,讓每個學生把自己的姓名和收到的蘋果分別寫在黑板上,再讓同學們自己根據這些生活元素提出一些問題,教師加工成應用題,讓學生來解決。
(二)恰當的運用數學元素
小學數學知識中,并不是所有的復雜知識通過生活元素的轉化就會變得簡單,有的知識轉化之后,效果只會相反。所以,教師在對生活元素的運用時,要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水平、后續教學難度等問題,不宜所有知識都變得生活化。
新課程背景,將學生擺在數學教學的主體地位,教師主要起到輔助作用,這和傳統的教學方法大相徑庭。這種教學模式是以小學生的思維模式為出發點的,這樣可以更好的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
(一)現代社會的小學生思維能力很強,他們往往會聯想到很多內容,這也是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開展的一個有利條件。在小學生思維多元化的基礎上,融入不同的生活元素,是為了讓他們有更廣的知識面,更優秀的知識運用能力。例如在講解單位換算的課程時,學生們會不停的問為什么米和分米之間的進率是十?這時候,教師就不能單純的概念式灌入,而是要向同學講解透徹進率的問題。
(二)從小學生本身的思維模式出發,可以及時發現小學生在學習過程遇到的難點,并一對一的解決。例如個別學生對于比例尺是不能輕易理解的,教師就要一對一的進行講解。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并不是能夠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長期堅持的結果,只有長期的培養才能養成生活化的思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思維的探索和研究,經常和學生溝通,了解他們的想法,對于學生的特殊想法,要給予重視。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是目前我國基礎教育的重要工作,它不僅關系著學生的未來,也關系著祖國的未來。
本文在對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研究的過程中,得到了較適合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開展的方法。如今,小學的生活化教學已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取得的效果也比較讓人滿意,并獲得業界的普遍認可。在以后的具體工作中,小學數學要不斷的進行生活化教學模式的開展,讓學生習慣并喜歡于這種教學方法,走出“教師來講,學生來聽”的傳統教學模式,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