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
(河北省廊坊市永清縣曹家務中心小學,河北 廊坊 065600)
受傳統的計算教學的影響有一些教師認為:計算教學沒有什么道理可講,只要讓學生掌握計算方法后,反復練習,就可以達到準確、熟練的程度了。不少學生雖然能夠依據計算法則進行計算,但因為算理不清,知識遷移的范圍就極為有限,無法適應計算中千變萬化的各種具體情況。不能想像一個連基本計算的原理和方法都模糊不清的學生怎能靈活、簡便地進行計算呢?怎能會具有計算多樣性的能力呢?因此,在計算教學中重視算理和算法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計算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小學數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數學學習的基礎,培養學生準確、迅速、靈活的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
一、營造鮮活、和諧的課堂
“課堂是什么?課堂是生活的組成部分,是師生生命成長的平臺——一個充滿活力的生命平臺。”數學課堂亦是如此,在這個演繹人生的平臺上,一群鮮活的生命在一起彼此對話、溝通、交融、分享,盡情享受生命成長的快樂。有一位名師說過:“一堂好課,如一首交響樂,總要講究旋律、節奏、配器、音響的和諧。師與生要和諧、人與文要和諧、情與理要和諧、思與悟要和諧、知與行要和諧……”作為數學教育工作者,難道我們就不該走進孩子那五彩繽紛、瑰麗神奇的情感生活,去體驗、欣賞他們心中的數學世界,去理解、感受他們與眾不同的思維方式嗎?
二、心理方面的因素,對癥下藥
(一)情感不穩定
小學生在計算時,總希望能很快得到結果。因此,當遇到計算題里的數據較大或算式顯得繁時會產生排斥心理,表現為缺乏耐心和信心,不能認真地審題,沒有耐心去選擇合理算法,從而導致錯誤出現。
(二)注意力不集中導致抄錯
由于計算本身沒有情節而且形式簡單,容易造成小學生看題、讀題、審題、演算過程中急于求成,致使把計算式題中的數字、符號抄錯,抄上一行串到下一行等等。當然,計算中抄錯了一個小小的數字或符號,那無論你運算順序怎樣正確,解法如何完美,都將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三)多做導致排斥
計算題本來就枯燥,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又短,天性愛玩又使得他們不能夠長時間認真做。如果一下子做幾十個,學生做得天昏地暗,錯誤很多,也體現不出學生計算水平高低,做到后來草草完成。而學生做得少,認真做正確率高,改正的也就少了。因此,“成功是成功之母”說的不無道理。每次計算時8—10題足矣,如果用“拔苗助長”式的練錯誤多,學生也不愿意接受,思想上就會產生排斥,計算錯誤也就多了。
三、不管何種原因造成的計算錯誤,都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注意找出錯誤的根本和關鍵,分析錯誤的原因,然后再針對錯誤性質、原因和范圍,對癥下藥。
(一)強化口算基本訓練
口算是計算的基礎,是計算教學的開始階段,口算能力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口算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要通過每天的訓練而慢慢提高的,要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形成一定的口算技能,關鍵是要持之以恒堅持訓練,使學生形成熟練的口算技能技巧,達到正確、迅速、靈活的口算目的。
對于一次完成盼整面口算來說,學生也是虎頭蛇尾,對于這種情況,一方面,我教育學生應認真、仔細做每—道題;另一方面,不可避免的是學生的注意力先集中后分散的特點,在實踐中,我觀察過多次學生口算本上的錯誤,都是后面比前面多。針對這種情況,我讓學生在做口算時,如果時間允許,在第二遍口算驗算時,從后往前算,這樣找出的錯題就多,正確率明顯提高。
(二)理解算理上多下功夫
概念的不理解,法則的不熟練直接導致計算存在很大問題。這是掌握好計算的基礎性工作,只有打好基礎,計算能力才有質的飛躍。
加強對計算法則的深刻理解,在深刻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在教學法則的時候,為了使學生記憶深刻,還可以將某些法則編成順口溜,兒歌,這樣記憶就更深刻了,運用起來更方便。
(三)重視學生有意注意的培養
在計算過程中養成良好的習慣,要求學生在計算時,從審題、計算到書寫,一氣呵成,中途不東張西望,力爭算一題,對一題。在“抄錯”這個問題上,我曾經請教過一位教低年級的老前輩,就低年級抄錯問題上談談怎樣預防。她毫無保留地談了自己多年的實踐經驗,說在平時做題時邊輕聲讀邊寫。要讀出來,當然就得認真看清楚數字了,而由眼睛看到了數字經過大腦分析后說出,就錯不了。如果他能讀出來后再寫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抄錯數字。當學生計算時錯誤很多,老師就急于求成,每次要求學生做很多題來達到練習的目的,而這恰恰相反,導致學生心理上有排斥反應。 如果要讓學生做20道題,把這20題分二到三次做,每次只有6-10題,少而精地練,細水長流地練,而且采取一定的表揚或鼓勵措施,學生就會很高興地去做,努力去完成每一道題,以這種“短頻快”的步子去練,錯誤明顯減少。
計算錯誤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提高計算正確率的前提,因此我們應培養學生在作業后必須自我檢查、驗算的好習慣,我們教師應作出長期不懈的努力。